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曲盡星河> 第一卷 西征關山金鼓透 雍都自古王中心 一百零八節 杜氏水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卷 西征關山金鼓透 雍都自古王中心 一百零八節 杜氏水生 (1 / 4)

鄢氏家族的莊園挨著一座紅棗園,背後還有一座葡萄園。

當年這兩處的產業都是靈武杜姓人家的,姓杜的尤擅水利,梳理水脈的本事在當地是一絕,中原都有地輿師跑來請教,整個靈武,便是縣太爺也不敢得罪,陳國軍隊進了靈武,也是看上他的本事,當時說陳國要在當地屯兵,開墾耕地,讓姓杜的修渠治水,那當家人是一條好漢,一口就回絕了。

不但回絕了,他還假稱跑水,把自家的渠給決堤了。

當時,陳國汗庭都派人來了。那真是一手鋼刀,一手富貴,陳國兵抓住他一族人,老的少的在後頭,拴得跟螞蚱一樣,把他追到河坡裡,逼他調理王河,開渠治水,說只要他答應,汗王願意與他共分靈武,男女老少任他掌管宰殺,當時靈武人傾巢去看他,有人還跟著陳兵呼喊他,勸他,讓他顧忌全族的人命。當時,他就站在王河邊上,紅臉溝壑縫裡都是笑意,風烈烈掀他的衣襟,扯著嗓子在風裡吼:“王河,那是俺雍人的娘,鑽咱娘懷裡吃奶,你們就白日做夢吧。”

那當家的喊完,就跳王河了。杜氏一族人也完了,被殺了一地,有人死了死了,跑進了紅棗園裡,圖個吉利。

叫什麼桃棗不沾邪氣。

後來博骨律太歲聽他兄長說,陳國人其實並不想殺光杜氏,還想著怎麼讓他兒子治河,可不知誰說的,陳國要是說殺不殺,以後就沒有威懾了,一個治河的人死了,還能再找,威懾力沒有了,就沒有人再怕,就硬是殺光了。

陳國最終也沒有找到第二個像杜姓那樣的開渠大家,最後也就是找人恢復了杜氏以前開出來的一條幹渠,自然不能在靈武開出成千上萬的良田,更屯不上兵。

當年那個杜姓當家的,是博骨律太歲最崇拜的人之一,找水開渠是一絕,而只要找了水,開了渠,河灘上就又是一大片良田。

不光如此,那傢伙年輕時,也是個有名的太歲,在靈武城裡仗著他爹稱王稱霸,都說這人要敗光他爹的家產,誰也沒想到,他爹吃了官司,病死之後,家道中落,他一發奮,反倒成了水神一般的人。

這種浪子回頭的人,最是吸引人的目光。

當年博骨律太歲不務正業,族裡讓博骨律太歲的父親嚴加管教,博骨律太歲的父親就會說:“管教個啥,年齡還小,他一大,一懂事就好了。你們不看那杜生水?年輕時不跟我兒一個德行?”

天快黑了,棗園裡陰森森的,他跑到這兒,總感覺杜生水的魂魄就藏在棗園裡一樣。

接近了鄢氏莊園,不少莊客幹完活,坐在田埂上,路上,啃窩頭,說話,這都是在土裡刨了一天的人,歪哪就歪哪,似乎都沒有力氣站起來。

當地長大的博骨律太歲熟悉這種情況,喊兩聲要讓路,自己也慢下來了。他慢下來透過,聽到人說:“今天有衙門的人帶著東夏兵來問杜水生老爺的事情,硬是問話,你說這東夏人問杜水生老爺幹什麼?”

有人說:“莫不是東夏想找杜水生老爺的魂靈,也想開渠,在王河灘上屯兵?”

“啥?哪還有杜老爺那樣的水神?”有人反駁說,“他們問的是杜水生老爺生前的事蹟,說是要為杜老爺在河灘上立一座碑。”

又有人說:“東夏人怎麼知道杜老爺的呢?”

旁人回答說:“杜老爺當年名聲那麼大,東夏人怎麼會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他們來了,能沒人給他們講。”

還有人在說:“要說東夏還得感謝杜老爺,當年杜老爺要是肯為陳國開渠,陳國在靈武屯下兵,東夏說不定打不下來靈武。”

博骨律太歲忍住斥責他們的心思,趟過去,這些人就又好事地議論:“這公子少爺是來幹啥的?”

轉眼就到了莊園門口了,有幾個鄉卒打扮的攔住博骨律太歲。

博骨律太歲報出姓名,一副無賴模樣,大聲喊叫:“告訴鄢懷晦,就說博骨律太歲來找他,讓他跟老子滾出來。”

過不大一會兒,鄢家的管家一路小跑。

他好奇博骨律太歲這樣八竿子打不著的人今天來登門,問兩句,聽博骨律太歲口氣洶洶,就說:“太歲小爺,你就別嚷嚷了。夫人正生氣。滑臺家族的人來了,不知道說了什麼,老爺就跟夫人吵架。”

博骨律太歲一推管家就往裡頭闖,大聲喝道:“他兩口子吵架幹我何事?爺找他是有事要問他。”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