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唐天子> 第四章 飛天的秘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飛天的秘密 (1 / 2)

莫高窟乃珈藍聖地,佛光普照,傳承千年,暗藏天地玄機,機緣氣運濃厚,多有武林中人前來瞻仰佛光,尋找機緣。只是近幾年突厥日盛,騷擾不斷,致使人跡日漸稀少。

李承唐到了莫高窟才知道其規模巨大,石窟眾多,有藏經窟、禪窟、壁畫窟、佛壇窟、佛像窟、圓洞窟、方形窟、覆鬥頂窟等各種石窟,而且窟中有窟,洞中有洞,很多隱藏的暗窟深在其中,窟洞之多恐怕有幾百上千之眾,宛如一個巨大的蜂窩立於天地之間。若非知情人,想從中尋找武學機緣定是難於登天。

幸好李承唐知些隱情,一窟一窟尋找,在第五十窟和四百二十八窟才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這兩窟一為塑像窟,窟中以佛、菩薩、天王、力士、弟子為型,佛像莊嚴,菩薩窈窕,天王雄健,弟子謙恭,造型豐滿圓潤,形象極其逼真。形態或坐、或立、或指天地、或曲臂伸腿,與家中傳世典籍記載的真氣修煉法門居然都可一一對應。

李承唐如醍醐灌頂,平日琢磨不透,真氣無法練達之處,瞬間水到渠成,遍體通泰,浩然之氣便如淘淘江水般洶湧不息。李承唐近二十年修煉,便感覺瞬間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第四百二十八窟為壁畫窟,壁畫以經傳人物故事,變畫為題,有無量經、阿陀經、法華經、彌勒經等,其場面宏偉,色彩瑰麗,線條流暢優美,壁畫上人物皆長袖持器,或吹、或彈、或飛天舞動,形態各異。

李承唐在無量經變與楞伽經變前若有所悟,壁畫上線條舞動,猶如劍意揮灑,那飛天之狀便如踏劍而行,仙人臨頂。一副副仙人舞劍的畫面破壁而出,迎面而來。劍法劍意直透體魄之中、心意之內。

李承唐頓悟劍意,劍道攀升,內心自是欣喜。

但由於秦昊天一直在側隨行,又恰好此時遇到了冉斐一群人,打斷了他所有思緒,便不再駐留。只可惜他依然沒有尋到先祖的機緣,只有再想它法。

這一幕,局外之人當然不知,秦昊天與其他人也只當是李承唐虔誠觀佛而已。

李承唐於帳篷之內冥想,反正下一步還未確定去向,自己擺脫這群人後是否再返敦煌一趟。

忽然便聽搜的一聲,有一物擊破帳篷落入賬內。李承唐反手接住,卻是一個紙團,開啟一看,上寫:冉家與莫高窟有淵源,機緣可期,可隨行河南道。

李承唐極為驚奇,此處能有誰給自己傳遞資訊,大惑不解,但想半天也沒弄明白。多想無益,便不再徒增煩惱。他記得冉斐曾說過與莫高窟有些關聯,自己也不急於馬上返回敦煌,倒真的可以去探個究竟。

決定之後,李承唐定下心來,盤膝而坐,將祖傳真氣功訣默記心頭,把在莫高窟所悟也細細回想貫通,真氣遊走全身。

李承唐的功法便是上古赤龍所留的“一書一劍”之“一書”所載,名曰:“玄天歸元訣”。但書中僅有文字詳解,修煉全靠自身悟性,所以李承唐在莫高窟見佛像才如醍醐灌頂。此功法人劍合一,與“螭龍劍”同修,以劍養人,以人養劍,相互砥礪,進境神速。

“螭龍劍”之妙外人自是不知,估計李承唐也不自知。此劍對於九段高手以下,若無“玄天歸元訣”導引自然有害,但對於九段以上武者,其對砥礪劍道、提升真氣修為卻是至寶。晚宴之前秦昊天偶觸此劍便覺殺氣侵染,遂用真氣抵抗,卻不知這是砥礪真氣修為的法寶,估計事後必然有所悟。

李承唐自幼便揹負“螭龍劍”,近二十年侵染,內力修為早臻宗師境界,只是劍道劍術一途尚需磨練與領悟。

一會兒功夫,李承唐便天、人、劍合一,進入忘我虛無境界。一路旅途勞累頓時消散,精神煥發,寶相莊嚴。沙漠曬黑的面容也漸漸轉換成正常膚色。

一夜無言。

一陣嘈雜混亂的聲音從帳外傳來,李承唐從入定中驚醒。便看到外面天光已亮,人影晃動,馬蹄聲,哭喊聲,還有濃濃的煙火氣息撲面而至。李承唐心知有異,朦朧中微定心神,持劍挎弓走出帳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