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至今無子,已經不僅僅是皇家的事情了,事關以後江山社稷後繼的事情,大臣們也很是著急。三年進行一度的甄選,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為了讓皇室子嗣有好的出身,所以甄選只在官宦家。其實嚴格說起來,如今還沒到三年甄選的時候,但是太后因見慶王也已經得子,嬪妃那邊卻還是沒有聲息,只好下令選秀提前了。其實這場甄選並沒有真的如同對外宣稱一般,是在官宦家甄選,而是早已經內定好了,她們的父兄都是朝廷的要員,其中一名,更是武林盟主的妹妹柳依依。柳依依在幾年前曾經協助過朝廷偵破過一宗案子,和皇帝也是早就認識,當時的柳依依對皇帝一見傾心,只是當時皇帝不想和武林中人有太多的接觸,無視了柳依依的情誼。
柳依依至今年逾二十,卻還沒成親,心中苦苦思念皇帝劉漸,她執意要嫁給劉漸,她的兄長無奈之下,只得向皇帝允諾,只要皇帝願意娶柳依依,他會傾盡全力襄助皇帝滅除亂黨。劉漸開始並不同意,誰知道前些日子柳依依的兄長再次提起這件事情,因著如今亂黨日漸肆虐,他無奈之下,只得接受了這個交易。
其實撇除一切,他對柳依依的印象不錯。她武功高強,為人仗義,並且知進退,雖然出身江湖,卻沒有半點江湖氣息,渾然大家閨秀一般。曾經他也對柳依依有過瞬間的動心,但是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動情是最危險的事情,尤其對付還是來自武林,一旦有了真感情,以後的事情怕就說不定了。
那一份美好,他本是寧可藏在心底的,可如今,卻不得不因為局勢緊張而妥協了。
毛樂言沒想到自己會牽扯進這一場所謂的皇家活動去。也沒想過這一次的甄選,會和自己有關。
事情要推回半個月前,是莫離的調查結果發現毛樂言竟然擁有一件神奇的武器,其實莫離一直沒有放下對毛樂言的懷疑,這些日子以來一直監視著毛樂言。而毛樂言畢竟不是亂世的人,她以為莫離縱然懷疑她,但是經過這麼多事情也該釋放了疑慮。所以,在第二次炸藥包的試驗中,她只避開了劉澤中的耳目,卻沒想到莫離卻看見了。
第二次試驗的威力要比第一次大許多,莫離當場便震驚了。他沉思良久,回覆了皇帝。當時太后已經提出甄選一事,莫離認為既然是為了穩定諸位要員的心,甚至連柳依依都納入宮中,他建議讓太后出面,讓毛樂言認丞相為乾女兒,納入宮中。他目的是要藉助毛樂言的武器,雖然說他一直認為毛樂言是亂黨的人,只是可以看出她對皇帝有一份特殊的情愫,否則多次的好機會可以下手殺皇帝,她都放過,證明她並不想他死。若是能把她留為己用,哪怕不能,至少讓她和亂黨之間產生分歧,減少對朝廷的威脅。他雖然不相信毛樂言,但是卻很是佩服她的能力,所以若是她能入宮,再讓她愛上皇帝,那麼,事情便好辦許多了。
劉漸反對莫離的提議,他知道自己的心,對毛樂言的那一份感情很獨特,他不想因為自己的私心而強硬地下旨要她入宮,再者,他認為皇宮不適合毛樂言,她那樣率性而為的女子,不該被宮規限制,失去原本的性格。祖宗有祖宗的規矩,他就算再喜歡她,也只能喜歡宮外的她,維護宮外的她,一旦入宮,他便不能袒護她,因為這樣一來,便失去了這一次甄選的真正意義。他是要透過封妃的手段去籠絡人心,穩定人心,若是一味地袒護毛樂言,那麼後宮必定生怨,後宮生怨,前朝也不穩定,這樣一來,他所做的一切豈不是白做了?所以,他堅決反對莫離的提議。
只是莫離卻不死心,他聽聞慶王府中曾經來了一個老道,這個老道仙風道骨,料事如神,他便找到了慶王,說了自己的計劃,並且請慶王代為尋找這個老道,讓他入宮向皇上和太后進言。他相信各種因素之下,皇上會同意讓毛樂言入宮的。
慶王聽了莫離的計劃,生氣地脫口而出,“本王不會準你們這樣利用她。”
莫離蹙眉道:“事到如今,你腦子裡能不能不要總是兒女情長?她大有可能是亂黨的人,若是讓她入宮能感化她,留為己用,豈不是更好麼?”
“你也說她大有可能是亂黨的人,讓亂黨的人入宮,豈不是把皇上置身於危險中?萬萬不可!”慶王態度十分堅決,在他心底,始終有一份自私,不能讓毛樂言這樣入宮,他希望透過他的守候,能感動她,而如今他不能斷了自己的這種念想。
莫離分析道:“她卻沒有殺皇上的心,想來只是敵方的一個內應,只是這個內應卻未必都按照亂黨的意思去做,我認為她是一個很有思想的女子,若是能從感情方面入手,一定可以突破她的防線,讓她把手上的武器拱手讓出。”
慶王瞪視著他,“原來你打這方面的主意,你們要武器,可以找趙振宇,何必一定要她入宮?從趙振宇方面入手,豈不是更容易一些嗎?”
莫離微微錯愕,“原來,你都知道?”他一直以為自己是最先發現毛樂言這個秘密的人,想不到慶王卻早知道她有這種武器。
慶王淡淡地道:“她以為本王不知道,但是本王早便知道她留了一個叫趙振宇的男人在毛苑那邊,兩人在秘密地製造武器,他們的一舉一動,哪裡瞞得過本王?”
莫離笑了一下,“你在她身邊安插了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