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信任誰呢?
柳清的出現給他提了個醒,所以林一再次找到了自己曾經發出邀請的物件,也是自己投資人的劉簡妮。
「你考慮得怎麼樣?」
按照他們之前的約定,現在補貼大戰已經有了階段性的結果,所以劉簡妮也必須要做出決定了。
兩人的關係已經非常熟稔,劉簡妮毫不避諱地問道:
「透過這一輪的補貼大戰萬里出行已經拿到了行業裡的優勢地位,為什麼在這個階段你這麼迫切地需要一位財務融資上的幫手呢?」
林一回答:「在前兩個月的燒錢大戰裡面相信你也看得出來,資金線就是打車軟體的生命線。」
「萬里出行的行業地位還遠遠稱不上穩固,雖然在馬傑克的直接調停和三巨頭的共同注視之下暫時握手言和,但是你覺得這就算完了嗎?」
「不會的,才剛剛開始!」
劉簡妮沒有質疑他的判斷,繼續問道:「不是還有熊廠嗎?在這一輪大戰裡面它是你最有力的後盾。」
林一說道:「熊廠固然很對我們很支援,但我也不希望把萬里出行的前途完全寄託在它身上。實際上,我希望在下一輪融資裡面能夠對它的股權有所稀釋。」
跟熊廠關係可以說是萬里出行當下戰略裡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劉簡妮覺得這是把心裡話都說出來了。
她就知道林一這個傢伙看上去比李羅賓真正的熊廠下屬都更加親近,但其實從未打算完全依賴熊廠。
從當初隨便外賣網的時候劉簡妮就看出,這個年輕得過分的創業者不願意屈居人下。
林一還有半個理由並未明說,那就是熊廠現在還能和AT並駕齊驅,但很快就要在這場競爭中掉隊了。
「現在就稀釋熊廠會不會有點操之過急?目前萬里出行還是非常倚仗熊廠的支援的。」
這話已經不是單純的詢問資訊,而是有點進入角色了。
林一務實地表示:「這並不是我的首要目標,也要看李羅賓的態度,但長遠來說我不會被熊廠牽絆住手腳。」
劉簡妮聽了林一的肺腑之言,她也不是那種婆婆媽媽的性格,當機立斷地表示:
「好,我答應了。」
就目前來看萬里出行在打車行業裡還是很有機會的,林一猜到劉簡妮會動心,沒想到她這麼幹脆。
不過她答應下來也是好事,總算了卻自己一樁心事,雖然意向已經敲定但是該談的東西還得談:
「你在這邊的收入是多少?我不能保證一點都不降低,但會盡量從薪酬包裡面勻出來一份給你。」
劉簡妮在風投行業雖然不敢說是大佬級的存在,但也是有決策權的資深投資人,薪酬不便宜,通常來說還可以透過跟投、分紅之類的方式分享專案收益。
不說是財富自由吧,肯定是打工人裡面天花板級別的。….
她卻沒有直接回答林一的問題,而是反問道:「你跟莫言在公司拿多少錢?」
「幾千塊。」
林一說的是實話,別看萬里出行之前補貼大戰的時候一天最多燒掉四千萬,一副不把錢當錢的豪邁架勢,但其實在團隊支出上控制得還是很嚴格的。
公司裡面最貴的員工現在是CTO王愷和他手下的技術部門,因為碼農的價格本來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