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歷史軍事>戰國:開局一塊地> 13 示範農莊與民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3 示範農莊與民兵 (2 / 5)

畢竟集體農莊在這個時代是個新事物,總要有個示範的例子,不然強行推行,也怕引起民眾的反感。

“主君,府中的所有奴隸,都在此處了。”鍾華拱手說道。

面前的五百奴隸,有男有女,甚至還有孩童。

在楚國,奴籍也是世代相傳的。

這些奴隸未必都是因罪被貶為奴,很多人只是祖上有罪,才受了牽連。

楚國雖然經歷過吳起變法,但是變法很不徹底,基本完整地保留了古典奴隸制度。

再看看大boss秦國的變法——商鞅早就在秦國改革了奴隸制,即便因罪被貶為奴隸,也可以透過戰場斬首論功,讓自己或者家人脫離奴籍。

秦國法令嚴苛,‘刑九賞一’可不是說說而已。經常會有人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就被貶為奴隸,因此秦人拼了命地想在戰場立功,甚至於‘聞戰則喜’。

所以,秦國的軍功爵制,絕不僅僅是斬首論功這麼簡單。

在秦國強大之後,中原各國紛紛效仿秦國,推出斬首論功的政令。

但是各國的軍隊,仍然遠遠不及秦軍的戰力!

究其原因——秦國的軍功爵制之後,有一整套完整的指導思想、官僚體系、政令為其背書,軍功爵制只是這個戰爭機器裡的一個自然而然的表現方式而已。

中原各國只知道摘抄這個制度,把軍功爵制當作商鞅‘靈機一動想出來的靈丹妙藥’。

實則沒有像秦國那樣數十年徹底地改革,沒有與軍功爵制配套的國情國體……自然是畫虎不成。

站在上帝視角,從歷史發展的趨勢上看,廢除奴隸制必然是有利於提高生產力的。

熊午良雖然改變不了整個楚國。

但是在封地內翻雲覆雨,還是沒有問題的!

……

熊午良打量奴隸們的時候,眾奴隸也在偷偷打量這位第一次見面的小君侯。

“這就是新承爵的小主君嗎?”

“竟然如此年輕!”

眾奴隸竊竊私語。

“聽說在郢都時是個不學無術的公子哥兒。”

“阿?那他把我們都叫過來幹甚?”

眾人開始擔憂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