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特產,現在‘江東來’的各種品種丸子就是特產。一些經常去海外做生意的香江人,現在回到香江,就要買一些‘江東來’的丸子吃。食材用料真實,口感地道。
就是因為保質期問題,加上國際上的冷藏運輸不發達,出了香江還真吃不到這一口丸子。
不過最近這一年在灣島做生意的香江人算是不用惦記這一口了,‘江東來’的直營店丸子開到了灣島,生意還過的去。
生產丸子,需要大量的麵粉。剛開始江成是在香江本地採購,但香江的大米和麵粉是採購國內的。
國內的糧食價格在國際上其實沒什麼優勢,香江從國內進口大米,是因為沒有什麼運輸成本,火車直接就可以運輸過來。
國內的麵粉是在不到兩毛錢一斤的價格,一噸是三百八十多塊人民幣。大米在一毛八一斤,一噸是三百六十塊錢。
江成讓採購員去調查國際上的大米價格,光查價格的話不需要實地考察,很多外貿公司能查到資料。
調查結果顯示,如果不算運輸成本的話,其實在這個年代有四個國家的大米其實很便宜。
最便宜的是印度,不過印度大米的品質不太好,價格是一百三十美刀左右,按照目前國內還沒變動的匯率,也不過是二百塊人民幣不到。
其次就是泰國了,一百三十五美刀一噸,哪怕是便宜的品質大米,質量也比其他國家要好。
剩餘的就是美利堅和巴基斯坦了,巴基斯坦完全可以直接排除。價格是比國內的便宜,但跟其他幾個國家比沒有優勢,不過周邊的國家會購買巴基斯坦的大米,這年代的運輸成本不低。
就拿泰國來說,合算的價格是二百塊人民幣,比國內便宜一百五十塊。但每噸運輸的燃油成本,裝卸貨物,還有需要儲存糧食的倉庫成本,等於也就是港口費用。
另外海運基本上都有保險費用的,根據物品的成本來計算比例的。
綜合下來,每噸大米從泰國運輸到國內,成本得八十多塊人民幣。而且這還得是國家部門採購,私人購買,除非就免稅政策,否則加上一筆稅,就沒有多少利潤了。
但就算如此,進口泰國那邊的大米,都比國內目前便宜。何況要是江成去泰國溜達一趟,只要在那邊租一個港口倉庫,買個十萬噸大米,能省一千五百多萬呢。
不過聽上去是多,但一千五百萬在香江還只能是購買一套豪華別墅。頂級的別墅可能還買不到,江成在九龍區建設的星級酒店更不用說了,連地皮都購買不到。
但沒有辦法,江成主要還是想要大量的大米在自己的空間裡,只要買一次也就夠了。就算捨得多花一千多萬,真正從泰國那邊運輸過來,還要準備大量的倉庫存放。
那麼多糧食要是運輸到國內來,會出現很多問題,用空間存放是最省事的。
除了大米,其他國家的肉和各類糧食食品都要採購。國內目前並不光是糧食需要票證,沒有票證,基本上在經濟特區依然買不到什麼東西。
目前能吸引很多香江商人過來,那是人家的產業結構不一樣,人家是衝著企業免稅,土地不要錢過來的。
找國內代工連建廠費用都不需要,但商人是逐利的,自己來深圳建廠,除了一個幾十萬的工廠費用。招工的工人工資,一個幾百人的工廠只要香江幾十個人的工資。
就這樣說吧,目前在深圳建廠招工,連香江十分之一的成本都不要。
服裝,玩具,還有一些組裝產品,根本不用擔心原材料的問題。偏偏江成搞的是零售行業,貨源很重要。
如果放開了賣,十萬噸大米,是不夠四個經濟特區購買的。但就光這幾毛錢一斤的東西,就要上千萬。糧食類的可不光是大米,可是有幾十個品種。
江成算了一下,真要什麼東西都這樣囤貨的話。還真~~依然傷不了江成財富上的筋骨,實在是香江的房子這些年暴漲了十多倍,光房租掙的都比他賣丸子的多,錢根本花不光。
在七零年代初,也就是江成剛到香港的時候,雖然大家的工資才幾百一個月。但一套二三百尺的房子也不過是二三萬,努力幾年再問朋友借一點,還是買的起房子的。
但到了後面那些打工人掙的錢趕不上房價的增長了,很多香江人只能租房子住。可香江的房租真不便宜,江成當年租那麼差的地方,都要幾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