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零年八月份,特區終於成立了。一下四個城市定為特區,特區實行減免所得稅政策,招中外合資企業,也招獨立經營的企業。
特區生產的出口產品,除了一些特定的商品外,都免徵稅收,要徵稅的也就是菸酒之類的。
江成在深圳的食品廠生產的丸子,只要出運費就可以運到香江和彎島了。另外就是來這邊投資的,土地跟白送沒有區別。主要是想外商來投資帶動就業,增加外匯收入,土地出讓金這筆錢都沒想過要掙。
除了深圳,其他三個特區分別是珠海,汕頭和廈門。都是海口城市,從香江運輸貨物也容易。
不過江成沒打算在其他三個城市都開工廠,最少食品廠目前沒打算開了。他的丸子銷售渠道有限制,國內的市場還做不了,光這個東西保質期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現在國內除了一些領導家裡可能有冰箱,普通老百姓連冰箱都沒有。江成的丸子可沒新增什麼防腐劑之類的東西,如果不冷藏的話,幾天就壞了。
所以深圳的一家食品廠就夠江成的產量了,但其他三個城市,‘江東來’商超還是要開過去的。
只是把商超開過去不難,難的是江成一開始也不懂特區的政策。以為特區內就可以自由買賣了,在這邊生活,有錢就什麼都可以幹了。
沒想到光接手食品加工廠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糧食的購買還是需要票證。
當然了,既然要招商,自然上面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這就出現一個企業統購糧,也就是企業招了多少人,就可以去申報需要多少糧食。
並不是你想買多少就買多少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江成想提供免費餐還實現不了。
好在江成不是正了八經的香江人,可以購買黎川墾殖場那邊的糧食。但這樣的話,‘江東來’商超那邊,想擺脫外匯採購很麻煩。
除非‘江東來’的食品區域,糧食,油,還有肉什麼的都實現高價策略。否則‘江東來’要採購東西,要平價的話,人家只要外匯。不給外匯,加錢都可能不賣。
而用外匯購買,走的卻是國內的匯率,很吃虧。
泮溪酒家是香江過羅湖橋到深圳的第一間酒家,從香江來這邊的江商吃的第一頓飯基本都是在哪裡。
而能從香江到國內投資的商人,現在空手套白狼的少,基本上都是衝著免稅免土地轉讓金來的。來這邊的基本都是要建廠的人,自然也是有錢的人。
但一些來看看的江商人,到了飯店因為沒有糧票,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吃飯。非得到了深圳,然後去找招商單位那邊吃接待餐。
就算是辦廠了,也要核實招工人數,開證明買一些糧食。而且只能買到糧食,香江商人沒有糧票,以後來深圳也只能在廠裡吃飯,去飯店依然買不到飯吃。
江成可以用墾殖場那邊採購來的糧食給工廠和職工弄免費的工作餐,這算是一種福利了。但拿糧食要是拿到要開業的商超去賣,不用糧票又不高價賣的話,墾殖場那邊的糧食肯定支援不住。
而賣高價糧,又違背了江成的初衷。他搞‘江東來’的目的不是為了掙錢,雖然在傳統行業裡也的確很掙錢。在香江除了海外訂單,也就房地產比商超掙錢了。
另外就是香江的金融行業,這個來錢也快,但不穩定。而商場超市,是一個穩定並且一直需要的行業。
哪怕是在後世的網際網路時代,網購和外賣跑腿什麼的對實體行業造成了很大沖擊,商場超市還是堅挺的住的。
畢竟平時生活購物也不可能全部依靠網購,而且網購也沒質量保障。
虧本的生意就算江成有錢也不願意做,又不想延遲‘江東來’商超開業,江成打算該活動活動了。
最近這幾年隨身空間基本上都用在玩樂上面了,也是時候幹一點正事了。
香江的‘江東來’最牛的是採購部,因為香江本身就是一個物資需要進口的地方。基本上沒有什麼可開發的資源,在後世的香江物價高,什麼都依靠進口很有關係。
在香江你只會聽到有什麼品牌做的不錯,是看不到有什麼原材料特產的。比如東北有五常大米,山西有煤礦之類的。而在香江,就算有什麼特產,也只是進口來材料加工後的成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