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經天幾人靠後了,鐵勝龍繞到了陳於側面,防止她逃跑,朱七七慢慢往前逼近,就快到了一丈之地。
這時張三走了出來,一直走到了陳於身旁,表明了要並肩對敵。
太武大帝,對於張三來說也同樣是山,不過剛聽了王陽明的話,他記住了順心意三個字,想做什麼就去做,他想救下陳於,不是出於什麼目的,也沒有什麼立場,就衝一起搭伴行走的這幾天,張三便不忍看她在面前死去,哪怕對手是當朝公主。
如果沒有王陽明的那番話,他或許提不起這個勇氣,但是現在,不一樣了。
對於唐經天幾人的退卻,陳於不意外,落難公主早已飽嘗人情冷暖,見遍世態炎涼,誰會為她和當朝大帝作對呢!垂涎她美色,暗中表忠心的不少,但是當面跳出來的,一個不會有。
不過很快,她就發現她錯了,還真的有人出來,就是剛那個面對歹徒時御劍不穩的張三。
身材略顯單薄,臉上還有些許的稚氣,不過站的卻是穩穩的,就和他身後揹著的六根竹筒一樣,像是堅韌的一根瘦竹。
“你個盜門小賊,竟敢謀逆?”朱七七面帶煞氣,她認得張三,和她同是癸亥十二殿出來的。
張三站在這之前已經堅定了信念,此刻竟是毫不緊張,淡然說道:“謀逆不敢,但是官府抓人也得有手諭,我不認得你們是哪個,拿出手諭我就退,拿不出來你們就是妄圖行兇的罪犯。”
手諭!這地方哪來的手諭,堂堂公主往那一站,再加上一個四大名捕的鐵勝龍,可以說勝過任何手諭,但是人張三不認也沒辦法。
一邊的王陽明似乎很滿意張三的說法和做法,微笑著點點頭。
二對二,那勝負就不好說了,張三雖小,但是這裡比的是腦海御劍,哪怕三歲孩子也可能有同等戰力,而且張三還是癸亥十二殿的佼佼者,朱七七臉色變了幾變,她不想冒險,和江湖客拼命,本就不是她這公主該做的事。
這時她看向了王陽明,王陽明那個小龍一出,兩個歹人勢必伏誅。
“荒島生存不易,公主海量汪涵,暫且放他們一馬,日後回去,自有朝廷出手。”王陽明竟是勸和。
朱七七沒料到王陽明會這樣說,不過她這幾天和王陽明接觸,發現對方竟是極為不凡,不僅武道卓越,學識見解更是生平僅見,極為佩服。
在她心中,王陽明這個大才比什麼反賊自是重要得多,於是點頭道:“就依先生之言。”
王陽明也不過二十幾歲,能得公主一聲先生,在眾人心中地位又拔高了一層。
朱七七和王陽明四人團隊走了,剩下這個七人組合也不再穩固。
武瓊瑤先開口說道:“前路漫漫,江湖路遠,既然陳姑娘有立國興邦的大志,我們也不便同行,就此別過吧。”
幾人剛才沒能伸出援手,陳於心裡倒也沒太多埋怨,說句不好聽的,人家沒協助朱七七捉拿反叛已經還算講義氣了,又有誰會像張三那個傻小子一樣跳出來。
“嗯,幾位自便,山高水長,有緣再會。”陳於擠出一絲微笑送別,不成朋友也不能樹敵,陳家現在苟延殘喘,最需要的便是人脈。
“豬肉留下!”張三對著四人離開的背影淡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