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心匣[刑偵]> 第169章 失聲雨(05)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9章 失聲雨(05) (2 / 6)

季沉蛟:“……”

晚些時候,張春泉的姐姐和姐夫趕到,他們衣著樸素,和這座城市的光鮮格格不入,姐姐紅著眼,說話的主要是姐夫。

他們說,張春泉從小成績就很好,比同齡人聰明,也比同齡人想得多,家裡不富裕,父母用雙手供他吃飯上學,他卻不大看得起家裡。跨越大半個國家上學,一方面是想遠離原生家庭,一方面是覺得夏榕市這樣的大城市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這些年,張春泉只有大一的寒假回過家,父母一問他在幹什麼,他都說在打工,不跟家裡要錢,連學費都是自己攢的,只希望家裡少管他。父母很心酸,但對外還是說孩子有出息,還在唸書就已經靠自己生活。

“他從初中開始就有個想法,覺得城市裡面工人的孩子是最沒出息的。”姐姐說。

季沉蛟問:“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

姐姐擦著眼角,“他好像是認為,富裕的家庭眼光會更長遠,孩子得到的資源也更多,當然會發展得更好。而農村鄉鎮裡的孩子有離開家鄉的拼勁,城市裡條件更差的孩子、沒有父母的孩子等於沒有退路、沒有顧忌,所以也會拼盡全力。”

“唯獨像我們這樣的家庭,看似在城市裡站穩了腳跟,其實父輩目光短淺,端了大半輩子鐵飯碗,但沒有什麼文化,更別說眼光,說得好聽點叫求穩,說得難聽點叫混吃等死,上一代是這樣,下一代也是這樣。他不想一輩子像我們父母一樣沒出息,所以要脫離家庭。他這個人啊,把自己看得太清高,對任何不那麼道德的現象,都要去批判一下。”

這一點和電競會所領班的講述類似,但提供了一個成長誘因。張春泉這個人,變得更加立體和鮮活了。

姐姐苦澀地笑了笑,“他對別人要求高,但自己其實也沒做好,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那種事。”

季沉蛟立即問:“什麼事?”

張春泉念高中的時候,老家所在的城市爆發了洪水,城區沒受什麼影響,遭災嚴重的是周邊的鄉鎮。當時市裡緊急調了很多戰士過去救災,人們也為了拯救家園而拼命。但從城區過去的志願者並不多,去的基本是拉貨的司機。鄉鎮裡路不好走,去幫忙的話起碼得有車。

張春泉學上得好好的,看到新聞,責任心一下子爆湧起來,居然組織了十多個男同學,坐大巴到鎮裡,揹著包徒步去受災最重的地方。

他們沒有車,搬運物資靠的是扛和背,起初戰士和鄉親們怕他們這幫孩子有個好歹,不讓他們參與。但他們扛起東西就跑,不給“勸返”的機會。見他們是真的想幫忙,大家也動容了。

一週多時間,山洪褪去,媒體蜂擁而至,報道救災過程中的先進事跡。戰士和鄉親們的故事固然感人,但最受關注的卻是張春泉等學生,因為他們完全可以不參與救災,和其他同齡人一樣坐在幹淨安全的教室裡聽課。他們的選擇將人性的光芒放大,充滿正能量、青春的熱情與色彩。

所以全城的目光都集中在他們身上,無窮無盡的誇贊給與他們,而張春泉這個組織者無疑站在光芒正中心。那時,他就是流量,媒體和群眾拿著放大鏡,看清他身上的每一個毛孔。

起初,這種探究是善意的。都說現在的社會太冷漠太功利,人們迫切地需要這樣單純的奉獻和少年如火的激情,即便自己做不到,看看英雄般的少年,也足以發出一聲感嘆——社會還是好的,人間值得。然後繼續走著自己庸庸碌碌的路。

但是在關注無節制地發酵後,善意變味了。一些聲音冒出來——

“張春泉?我跟他是小學同學,他經常抄作業。”

“他和有個志願者偷過打火機。”

“他們家重男輕女,有個姐姐,為什麼還要生兒子?他姐以後肯定是‘扶弟魔’,姐姐太可憐了!”

“那條圍巾你們看到了嗎?那根本不是他姐給他織的,是我朋友!這個渣男,拒絕我朋友,卻收禮物,還對媒體瞎說!”

就是這條圍巾,讓張春泉經歷了一段至暗日子,他和他的家庭都沒有想到,無私無畏的救援居然讓他們落得這樣的下場。

張春泉讀中學時長得幹幹淨淨,一直有女生向他告白,但他對談戀愛沒興趣,從來沒有接受過。在山洪爆發之前的一年,有個外校女孩親手織了條圍巾送給張春泉,附帶的還有一封告白信。

但張春泉沒有接受,女孩很難過,執意要張春泉留著圍巾,“這是手織的,不送給你,我也不能送給別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