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 臣願往掖州。……
先帝在至興十三年十一月去世, 新帝繼位後,轉過年便要改元, 為應順元年。
按說新帝登位,按照慣例,應當大肆赦免囚犯,封賞官員,但新年過去,眼下都快二月了, 還沒聽到訊息。
大臣們進諫問起,這位新帝便是一句:“不急。”
皇後都沒封,其他人想封什麼?
皇帝執意要將孟側妃封為皇後,大臣們卻不同意, 雙方就此僵持下來。
當下,眾大臣還沒摸清這個新帝的路數,大多還比較謹慎。唯有一些比較激進耿直的,還在不斷進諫。
朝堂之上,皇帝與臣子之間也有一種隱形的博弈, 雙方都得試探對方的底線。
當皇帝的想要名聲, 甚至想要皇位穩固, 有些時候就不得不被臣子約束, 而臣子在皇帝執意要做什麼的時候也無可奈何。
起先還是冊封皇後和大肆封賞的事懸而未決,到了三月, 掖州那邊傳來北真族頻頻騷擾邊關的訊息, 皇帝忽然提出, 要和北真族打仗。
這訊息一出,滿朝嘩然。
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本朝開國以來, 先後和北真以及大元打了兩次,都是大敗,還失了兩州之地,後來不得不割地求和。
往前數兩代皇帝,足有幾十年的時間都只是小打小鬧,突然說要興師動眾地調兵遣將打一場大的,就是最穩重的老臣都要請陛下三思。
一場大戰,需要消耗多少錢糧兵馬,而且若是贏了還好,要是輸了豈不是大丟面子?
掖州那等荒涼之地,常年被北真騷擾,已經是尋常之事,又何必為了這等小事大動幹戈。
眾臣子輪番勸諫,可皇帝就是鐵了心要打,甚至都透漏出已經選好派遣的武將人選。
沒辦法,眾人一看,便決定先退一步,轉移皇帝的注意力,別抓著打仗這事不放了。
——仗就先別打了,還是先冊封皇後吧。
您先前不是要冊封孟側妃為皇後嗎?咱們不管了,順您的意。
果然,大臣們一鬆口,皇帝的態度也松緩起來,朝堂上下又其樂融融地準備起皇後冊封。
不僅是冊封皇後,有功之臣,當初暗地裡幫過寧郡王的,如今都能沾光升官。
譬如崔競,作為帶領殿前司禁軍把住宮城助皇帝上位的大功臣,他直接就被封為了三品的安國侯。
而孟取善,不僅是崔競的夫人,還是皇後的親妹妹。
皇帝對她更是大方,直接封為了嘉國夫人,這可是有封地的夫人,甚至比崔競侯爺的名頭更加令人羨慕。
比起對皇後親妹的大方,皇後的母家,皇後生父反倒沒什麼優待。
有說是皇帝想起先前的李貴妃與李國公,怕皇後未來母家勢大,才決心壓一壓。
也有說是皇後自己替生父辭去了國公之位,以免孃家得勢之後仗勢欺人斂財,如李國公那般重蹈覆轍。
李國公先前幾乎以“國丈”自居,這次抄家的時候,府裡搬出的金銀珠寶數不勝數,讓人大開眼界。
眾人不管心裡如何想,表面上都得誇皇後一聲賢德,左右也不是他們吃虧,真正為此氣怒的就只有沒能得到國公封賞的孟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