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雖然跌落,雖然右腳大腳趾下方劇痛,但飛羽判斷自己並沒有受傷,便毅然再次抬起右腳,重新起步。
這次她細微調整了右腳大拇指踩在打釘點上的位置,讓大腳趾趾腹的位置卡在點上,這裡的肉厚一些,可以更好承擔打釘點的巨大壓強。
在這裡起步後,她開始朝下一個月亮前進。
下一個月亮是滿月,巨大的黃色圓盤,立在頭頂正上方。如果以她的核心為圓心畫一個表盤,那滿月圓盤就在12點位置,而飛羽的兩隻手分別撐在9點和3點位置,右腳踩在6點位置,左腳騰空中。
拼了命才能勉強站穩的情況下,要如何攀上更高的點?
是忍著疼痛下蹲起跳,靠下肢的爆發力拍住滿月?
不,滿月上只有一個極小的打釘點。打釘點更多是做腳點用,就算極端情況下當成手點,也應該在靜態下才能抓穩,貿然動態只會讓自己浪費一次機會。
如此看來必然是靜態。
飛羽再次觀察3點和9點的造型,想找出能上腳的地方。果然,在9點左手的上弦月位置,讓她發現了一個位置靠下的打釘點。
就是這裡。
她抬起左腳使勁上提,直到左腳終於踩在9點月亮的打釘點上。這時她的左大腿完全貼在了身側,左膝幾乎靠上了左肩。
這是她這一個月柔韌性特訓的成果,這個動作是她指明要小雨幫她訓練的。
小雨老師真不愧是頂級的教練,只用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每天只有不到20分鐘的訓練量,就把飛羽的全身柔韌性提升到了遠超其它攀巖選手的水平。
最初小雨以為飛羽只是希望開胯,實現橫叉和豎叉,讓兩腿可以盡可能夠的更到更遠位置。
但飛羽明確告訴她,除了開胯,她還需要提升另外兩處。一處是肩關節。她需要讓自己的肩能夠靈活旋轉360度,尤其是從正前方轉向側後方。
另一個是讓大腿能盡量從正面和側面抬高貼近身體,這能幫助她進行手點腳點的替換,也就是把腳抬高夠到手點位置,空出手去夠更高的點。
這也是她剛才做的動作:抬高左腳到左手的位置,然後騰出左手。
接下來她並沒有用左手去夠12點的滿月,反而左腳蹬直,右腳離開下方的造型騰空,整個身體橫了過來,左手和右手合在一起。
這還不算完,她把空著的右腳又抬起來,夠到了右手所在的造型,幾乎擺成一個豎叉的姿勢。這是柔韌性極好的人才能做到的狀態,大部分人會在這個時候被迫抬起上身遠離右腿。飛羽也不例外,她在身體自己的帶動下挺起了上半身,在這個過程中左肩內側帶著胸緊貼巖壁,防止身體向外傾斜,然後硬生生的抬起了上半身,舉起左手抓住了滿月造型!
觀眾席傳來一波驚呼。
她繼續小心的調整右腿和右腳,從豎叉轉成橫叉,讓身體正面貼在巖壁上,然後慢慢舉起右手,在滿月造型上與左手合手,拿下5分。
但這還沒完。還有三個點,在滿月造型的右側依次上升排列,她要想辦法讓自己移動到右邊,就要解決一個大問題:如何在手點只是貼著的情況下,收起剛才的橫叉,然後向右移動。
太難了,飛羽兩隻手都只是向上頂在滿月上,要移動必須給手一個支點。她用左手捏住那個打釘點,太小了,用食指的第二個關節根本無法捏住。她只能換成中指的指甲頂端和大拇指指甲頂端捏住,像從地面上捏起一枚硬幣那樣,兩個指甲向內用力捏,同時右手向左撐滿月,給身體一個向右的力。
最後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收回橫跨的左腿,總之是收回來了,整個身體現在重心靠右,隨時能夠開始向右移動。
後面的三個點相對沒有那麼難,她左手改為向左撐滿月,身體貼著巖壁把右手向右伸去,夠到了下一個造型。接下來是幾組小心翼翼的換腳平移,最終她拍到了top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