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 59 章 (1 / 2)

第 59 章

女子兩項全能半決賽共有20名選手,中國隊佔有兩席,但都不是奪冠熱門。

奪冠熱門共有四人,來自三個國家。

斯洛維尼亞:卡其婭·戈倫耶茨。當之無愧的魔尊,統治女子攀巖界長達八年。有她在的比賽,除非她有嚴重的傷勢或意外,否則其他人別想覬覦金牌。她的攀爬輕盈而富有力量,極具觀賞性,對當前的女子攀巖屆來說是降維級碾壓的存在。

日本:神谷愛。身高只有155、體重38公斤的怪獸級選手,和卡其婭是“既生瑜何生亮”常年對手,卻也是巔峰惺惺相惜的朋友。她的攀爬和秦臻很像,讓人感覺不到重力的存在。這得益於她紮實的動作基礎、輕盈的體重和成熟穩重的心態。但這也不全是優勢,每次大賽的攀石階段,總有一兩條線路會讓身高較矮的她無計可施。她尤其擅長難度道,看她攀爬簡直就是在看河水流淌——只不過是倒過來看的畫面。

日本:三木由裡。年輕新秀,參加成年組比賽才半年時間。但這半年的成績卻如本人的肌肉一樣,坦克般突飛猛進,所到之處片甲不留。她是今年最讓人興奮的新晉力量。如果讓人票選能打破魔尊和神谷的統治,那幾乎所有人都會投給三木。

美國:睿娜·斯通。如果沒有魔尊和神谷,睿娜絕對會是女子攀巖界的統治者。她技術紮實、力量強盡、讀線思路清晰,水平遠超其他選手。在此之上,她還擁有一張驚世容顏:湖綠色的深眸,挺立的鼻樑,牛奶般潤滑的面板,比巧克力還甜的笑容,還有白金色的波浪長發。她如果不攀巖而去闖蕩演藝圈,絕對會成為全世界影迷追隨的女神。

這四人中,飛羽先是在早前的奧運資格賽上認識了三木由裡,還和由裡恰莎一起在賽後玩遊戲。然後在兩天前的預賽的隔離區裡,由裡和恰莎帶著她認識了神谷愛與卡其婭。

預賽當日隔離區人多且雜,飛羽只來得及和兩位大神打了招呼簡單寒暄。

今天半決賽,隔離區只有20人,飛羽得以更近距離的觀察這四位奪冠熱門。

這四人的預賽成績都很好,所以半決賽按照倒序,她們的出場順序都在最後幾名。睿娜在一絲不茍的熱身,由裡在和恰莎一邊聊天一邊相互壓腿,神谷像社恐高中生一般坐在角落不言不語,而卡其婭戴著耳機閉目養神。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有一個共同之處:她們都志在必得。

飛羽收回目光,對自己笑了笑。

她何嘗不是志在必得。

她的優勢在於全面,技術、力量、耐力、爆發、抗壓能力談不上世界第一,但也絕對是第一梯隊的。而她的讀線能力更是一絕,加上曾參加過定線員培訓,她在讀線方面談得上數一數二。

而她又用一個多月的時間強化了柔韌性。按照小雨和小潘的最後評估,她的柔韌性已經在攀巖選手中是絕對的領先。

更別說她多年的醫學院訓練,對腦子的大量使用,讓她可以在比賽中快速評估現狀,在必要的時候立刻轉換思路。

公眾不把她看作奪冠熱門,那她正好低調前行,默默的取得自己能拿到的最高分就行。

第一條線是經典的力量線,一共只有5個造型點,需要四次強力的引體向上把自己送往更上面一個點。但難度在於每個點的引體向上都不那麼單純。

起步點是一個懸空大包,四點起步,選手要先起跳後雙手抓住大包,然後靠卷腹抬起兩只腳觸碰大包,這才算起步成功。

這樣的起步點飛羽也曾比過,她很有信心。但沒想到,剛跳起拍住大包,她就發現事情沒那麼簡單。

大包頭頂有明顯的凸起,這讓兩隻手處在很尷尬的位置,不能很穩的固定住。如果這時候再嘗試卷腹抬腳,那上身被卷腹抵住的力會帶著兩隻手不由自主向後滑,很容易就從造型上滑掉。

摸清楚大包的陷阱後,她果斷調整手型,同時側過身體,變成左手向前拍、右手向回勾、身體面向右側的姿勢,在這個穩定狀態下快速卷腹碰腳。

然後她立刻看向場邊裁判,確認裁判示意她起步成功後,才放下腳,重新調整手勢,變回正身面對牆壁的姿勢。

第一個引體向上,她要在剛才調換姿勢導致兩手已經有些疲累的情況下,把自己拉到右上方遠處一個帶窄凹槽的手點。在大賽上看到這種凹槽,對選手來說幾乎就是送分的休息區。但飛羽立刻判斷,這個手點也算半個陷阱,因為如果右手要送到這麼高這麼遠的地方,左手必然失去對大包的控制,身體會出現晃動,右手壓力陡增,很可能摔下來。

那麼解題點就在於左手。右手去凹槽的同時,左手去哪裡?

飛羽把頭繞過大包向上看去,大包幾乎是正上方的位置有另一個窄凹槽手點,這必然就是放左手的地方。可現在這個位置和姿勢,無論是引體向上還是動態,都不可能越過大包,兩手同時抓住左右兩個凹槽。

必須讓左手中途借力。借大包?還是借牆?

就在即將收回目光時,飛羽突然發現大包右上方有一個小凸起,這裡竟然有一個同色的打釘點!而且位置非常刁鑽,不管是剛才在地面觀察線路時,還是起步兩手在大包上調整時,她都沒有發現這個打釘點。

就是你了!飛羽抓緊時間開始擺蕩,趁著身體向上的瞬間把雙臂收緊,猛的發力!她的身體直接向右上方甩去,頭皮幾乎是擦著大包底部沖了出去,右手先摳住了凹槽,左手立刻去捏打釘點,而兩只腳快速撐牆,減緩身體擺蕩的慣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