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多謝先生相告。”朱由檢隨口又問道,“如何織布先生可知道?”
“這,小人不知。”湯若望苦笑回答。
這位小親王還真是有趣,他又非紡織技師如何會知道織布的技術。
朱由檢有些失望,湯若望也不知道,那這毛線,就先拿來編織毛衣吧。
這種粗糙的毛線,向達到織布的要求,還需再次改進。但編織毛衣是毫無問題的。
對毛衣的編織,朱由檢僅有的記憶就是4根竹籤穿來穿去。
具體編織技巧?他一個大老爺們怎麼會知道。
不過,毛爺爺說過,勞動人民的力量是無窮的。
對此話,朱由檢現在完全是無條件相信。
以勞動人民的智慧,他只需要給出道路就好。
30組記憶中的竹籤毛衣針,分發給皇莊公認手最巧的婦人。朱由檢能做的只是簡單的告訴她們,自己的編制構想,並對編織成功懸賞10兩銀子。
銀子的力量是偉大的,勞動人民的智慧也不是吹的。
毛衣的進度,大大出乎朱由檢所料。
第二天竟然就有婦人摸索出毛衣的初步編織方法。
太天才了。
隨後幾天,婦人們陸陸續續摸索出很多不同的編織技巧。
在之後,花樣持續翻新中。
有了成衣範例,朱由檢夢寐以求的毛紡產業終於可以展開了。
記憶中,毛紡工坊將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撐。
遼東難民無疑就是他最好的工人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