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歸來也無風雨也無晴> 第64章 美美與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4章 美美與共 (1 / 3)

穿過北京週末傍晚堵天堵地、賭腸堵胃的交通,從公司開車出來,高一涵駕車駛上了北三環。

不需要隱瞞身份,高一涵這次開的是自己的進口阿斯頓DB11超跑,白色車身,流線車體,動力超級,很合適高一涵年輕熱情的性格。

“老大,在北京開車不容易呀,太堵了,特別是這個時候。”

楊晨還沒有從坐老闆的座駕的緊張裡釋放出來。

“是呀,北京真不合適開車,還是坐地鐵方便,哪兒都能去。”

“你到北京後,去過什麼地方轉轉?”

“夏天裡不是太忙的時候,週末去了故宮和國博……,還有就是你帶我們去的金山嶺長城。”

“喜歡哪裡?”

“喜歡國博。”

“有點年歲的人都喜歡去哪裡吧?”

“您這樣認為?”

“沒有呀,我也喜歡博物館,只是發現小孩去得少。在英國讀書的時候,我基本把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和義大利的主要經典博物館都看過了。”

“很精彩吧?”

“極其精彩!”

“最喜歡哪個?國外的博物館我去的不多,但是,國博是我最喜歡的之一。”

“我也喜歡國博。可能是因為自己是中國人,文化認同感更強,更能理解自己文化的底子,所以親切感是在其他國外博物館找不到了。而且,我們文化的燦爛程度不亞於他們的,在許多方面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欣賞她的這番評論,自己是中國文化和歷史的絕對擁躉,他容不得任何人貶低自己民族的文化高度了,聽到高一涵這個學、行、遊、走過世界的年輕姑娘對自己的民族文化如此傾心,楊晨感覺和她資訊符號比較對等,也就慢慢聊開了。

“是的,我們在史前新舊石器時代、古代的青銅、陶瓷技藝、詩歌繪畫、建築藝術、人文情懷、治理哲學、天文地理等方面都更勝人一籌,這都是我們應該感到驕傲的地方。歐洲的文藝復興也是在受到了中國古代文化、政治、經濟的影響下,由但丁、達.芬奇、拉索、米開朗基羅等人為代表發起的。不過,我覺得就是這些人在詩歌、繪畫、雕刻、音樂、建築和哲學等等方面都還離我們有很大的差距。”

“老大,你不簡單呀!理解那麼深透。”高一涵在一個年齡不大的人口裡得到這樣一番陳述,的確心生敬佩。

“哪有,就是閒來無事,看看書,讀讀史。”

“我去了國外這些文化符號集中的地方,回來再看自己的文化本底才發現了我們自己的才叫美不勝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