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楊尚荊所料差不多,三百名明軍正規騎兵,而且是經過一段時間貼近現代化的近代化操練的明軍正規騎兵,想要幹翻千把個山賊組成的烏合之眾,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問題。
原本楊尚荊還以為要用兩個衝鋒才能解決問題,結果真衝起來,三百個見過血的騎兵的勢頭,直接就把對面嚇得落荒而逃,哭喊著逃進山林之中。
幾個殺上癮,紅了眼的明軍士卒舔了舔刀尖上的血跡,就想著追殺下去,不過忠叔的命令還是讓他們平靜了下來:“窮寇莫追,且護著少爺往建寧府去。”
現在最要緊的是護著楊尚荊平安,這才是這些兵丁安身立命的根本,否則,遇上幾個腦袋系在褲腰帶上的主兒,奔著楊尚荊就來了,那麼他們身上的軍功再多,也沒什麼卵用,反而很有可能會成為今後的負擔。
因為楊尚荊一旦掛了,他們身上的軍功越重,所處的位置越重要,就越是證明自己是楊尚荊的鐵桿,在朝局當中,站隊遠要比能力重要,這樣的人,哪怕後面上來的也是外朝的人,也是要充作敢死隊,狠狠地清洗一番的。
否則,底下人天天唸叨楊尚荊的好處,他們這個兵還要不要帶了?
要是擱在以前,從百戶往下,大家都是斗大個字兒不認識一籮筐的主兒,尋常的衛所百戶,能認識一籮筐也算是知識分子了,說這個也沒用,約束軍紀基本就靠軍棍砍刀,可是楊尚荊手底下的兵不一樣啊,知書達理談不上,懂事兒卻也能勉強沾個邊兒。
然而楊尚荊一套組合拳搞下來,士兵素質的提升,是相當大的。和這個比起來,加強版的明朝火藥,連個弟弟都算不上,最多算是孫子。
科技,以人為本,人不行,幹啥都白搭。
“這慶元縣東北盤踞瞭如此多的盜匪,慶元縣知縣卻是一點兒風兒都沒聽到,這附近的衛所,連察覺都沒有察覺?”楊尚荊眯著眼睛,用馬鞭輕輕敲了敲自己的手心。
他也算是經歷過戰陣的,算不上嗜殺成性,也不是什麼雛兒,所以用不著深吸一口帶著血腥味的空氣表示自己多牛逼,也不會看見一地屍體先吐一會兒。
忠叔站在他的身後,點了點頭:“這失職的罪名,總歸是要查一查的。”
如果就是三五十個劫道的土匪,那也沒甚所謂,就憑著明朝正統年間這個社會組織度,肯定是察覺不了的。
特麼的擱在五百多年之後,村裡老少爺們堵一堵省道國道,收一筆保護費賺點兒額外收入的破事兒,都是屢禁不止的,何況現在了?
但是人數上了五百,那就對不起了,昏聵無能這四個字做成的大帽子砸在腦袋上,那是一點兒沒問題的。
皇權不下縣是不假,但是縣裡的地主鄉賢是藉著皇帝的威風,或者說是封建制度起來的,所以他們也要肩負起鄉老、里正的責任,要是亂世也就罷了,流民嘯聚,大家能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就不錯了。
可是……特麼的大明朝現在整體上來說,可還沒到風雨飄搖的時候呢,礦賊那邊,還有個豐城侯李賢總督剿匪呢,當縣官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辦法把皇權的威嚴貫徹到里正、鄉老這一級別的“鄉賢”身上,就別怪別人拿著開刀了。
畢竟……你不能說“如今慶元縣風雨飄搖,流民嘯聚,危在旦夕”吧?那和指著豐城侯的鼻子罵廢物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