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平時只有窮人買的雜米陳米也翻了數翻。
而且價錢也在隨時變化,可能一柱香前還是二十文一斤,一柱香後就是四十文一斤。
灼蘿並不是真的買米,她“糧倉”裡的米多的能讓她吃幾輩子都吃不完,她是跑來看價錢。
白龍橋鎮門口設了卡點,不讓外人隨意進去,一夥人只能進一個人。
是怕進去的人多,供不應求,影響市場行情,哄抬物價,也怕本地人受到衝擊,被搶奪物資。
青崗溝可以進去一個人,大家一致推舉了灼蘿,而且很信任的把錢交給她,讓她負責採買。
買米是需要知道價錢的,不然回去對不上賬。
灼蘿跑的頭兩家店面都已經關了,店門上寫著米已售罄,明日再來。
等她跑到第三家才沒關門,一問現在好的大米已經漲到五十斤一文,就算是陳米,以前的兩文錢一斤也漲到二十文一斤。
物價簡直是坐火箭的漲啊。
意思意思,灼蘿要了二十斤陳米,現在對她來說,陳米比精米貴的多,因為精米不花錢嘛。
但她要是拿回去的都是精米,鄉親們一定會覺得她亂花錢,該心疼了。
她也只好把陳米鋪在自己的米上面,糊弄一下。
看她多用心良苦。
之後灼蘿又跑去面鋪,問了價錢之後,要了幾十斤粗麵,再又去了賣鹽和賣糖的地方。
油鋪、醋坊、菜店都去了個遍。
還有人讓她代買,比如魯彪的菜刀,於婆子的針線,陳豔紅的胭脂,王福成媳婦的月事布……還有元小妹的芝麻糖。
等早都弄完,又跑去看看給馬鞍的花軲轆馬車怎麼樣了。
正好,她到了,人家也安好了,花了她足足一吊錢,這還是她跟老闆講了半天的價,費了半天的口水。
有了馬車,灼蘿就把糧食往車上裝,按著集資來的錢,算好價格斤數,就把空間裡的糧食倒騰出來。
再去取訂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