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這千萬年來,修真界雖然發展出了陣法、符篆、法寶這些不需要修真者,只依靠靈力就可以獨立釋放法術的事物,但全部都是透過取巧的方法,跳過了運算這一步驟。所以能去對法決運算的,只有我們修真者的太極氣旋,再也別無他物,我們人類自己製造的算器,很明顯是不行的。”
程理明白了算老的意思。
修真者以法術為根本,發展出了陣法、符篆、法寶這三樣事物,都是為了追求獨立於人之外去釋放法術,這樣使得修真者可以在戰鬥中,額外增加法力釋放點。
但三者的原理卻都不約而同的跳過了運算環節。
陣法是透過陣紋去模擬人體經脈。
符篆也是透過符紋去模擬人體經脈。
法寶也是如此。
三者的區別是,陣法是區域性的,以法寶或者天地靈物為陣眼,透過陣紋模擬經脈,源源不斷把法寶輸出的封裝法力團,經過陣紋不斷放大擴散,使得法術威能倍增,形成不可思議的效果。
可以把陣法視作法寶的效果放大器。
而符篆則是儲存著已經完成解壓縮的法力團,符紋銘刻著可以容納著解壓縮的法力團其經脈構圖。
最早符篆的形成,就是因為修真者可以將在經脈中運轉的法力團,在完成一周天運轉後,隨時可以釋放出去的時候,再納入經脈中繼續運轉,按照一條新的路線去做迴圈運轉,直到修真者想釋放的時候,再改道進入釋放過程。
修真者將這樣迴圈的經脈路線,稱之為法術儲存路線。
而後,有修真者大能從中獲得靈感,開創性的把修真者的法術儲存路線,透過特殊的靈力構紋畫在特殊符紙上,沒想到這樣真的可以儲存即將釋放的法力團。
於是就有了符篆這一一次性釋放法術的特殊道具。
最後法寶,則是透過太極核心構圖,這一具備複製封裝好法力團功能的煉製之物,將靈力團直接就複製成完成運算後的封裝法力團效果。再去於法寶中模擬經脈運轉,來達到釋放法術的目的。
所以可以看出,不管陣法、符篆,還是法寶,都是沒有運算的過程。
而程理的想法是,把算器替代太極氣旋,讓算器去執行法決的運算,更直截了當的說,就是讓算器去執行法力程式,如果這樣可以的話,就相當於,人類可以完全模擬法術的運轉……
或者更直白的說。
人類可以製造出人造太極氣旋……或者說是人造金丹……
“果然沒那麼簡單麼?”
對於這個結果程理也並不意外,因為它很清楚,一旦算器可以模擬太極氣旋去執行法決,那麼他就離“一鍵築基”“一鍵結丹”不遠了。
“問題最大的難點,應該是太極氣旋力的運算邏輯閘,是跟算器的運算邏輯閘結構完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