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代明> 第8章 試百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8章 試百戶 (1 / 2)

姓沈的護衛自稱叫沈堅,其餘半個字都不肯多說,這荒山野嶺的,賊首安知義還帶著四五十人跟在後面二十多里,隨時有可能追上來,他擔心車隊中兩位小主人的安危,終是老老實實地去前面探路。

當晚,車隊到了沂州東南來時的那處小村落,仍是在村口駐營。劉儉派丁亙去村中採買膳食、棺木,並招來兩名赤腳郎中,五十名青壯相助守夜,許諾每人一千皮錢。

王公實、李文泰等二十四名軍士的遺體被裝殮,十四名傷兵得到救治,夜間安知義帶著賊人試圖偷襲,被劉儉帶青壯們打退,射殺七八人後萬分不甘地撤走。

歸途有青壯們一路護送到莒州邊界,劉儉依約給了二十兩銀子讓他們拿回去自己分,這天晚上在十字路鎮郊借租了一處莊院宿營,晚膳後,劉儉將宋友明、丁亙召到自己房間商量。

“宋小旗!為了這筆銀子,二十多名兄弟誤了性命,之前李小旗提出的分帳之法,可能不太合時宜了!”

“劉小旗此言,莫非是打算厚釁陣亡軍士,可王總旗家有一子叫王百勝,已與李文泰之妹有婚約,依制可襲父職,他那一份三五千兩銀子卻不好少他們的,便是李文泰也還有二弟李文鴦可替職勾補,李家還出了個秀才的。”

劉儉當然知道,王公實也算是濤洛鎮富戶,其妻正是宋友明的小姑,王、宋、李三家都是姻親,這事情得先與宋友明談妥,不然這麼大一筆銀子浪費了可惜,得用到正途上。

“王總旗自己家那五十引鹽三千兩可以先給他,但那晚從鹽老鼠手中奪得的七十引鹽,王總旗再獨得一半,怕是不合適。”

丁亙一聽,似是想起什麼,急言厲色質問:“正是!這可是你們私賄夏提舉惹出的麻煩,那死去的二十四名墩中兄弟也有家屬,他們該歸咎於誰?憑什麼王總旗還要得一半?此次可把夏提舉得罪狠了,以後誰來負責善後?”

宋友明本就有些自責,聞言面露慚愧之色,有些心虛道:“那三千兩仍給王總旗就好,剩下的又該如何分?”

“這樣吧!如果宋小旗信得過,此事我來善後,這五千兩銀子嘛,我們三個可是全程參與,出力最多……”

劉儉等的就是這句話,沒辦法,手下沒個小弟,好話歹話都得自己說,頂多就是把握一下人心,運用一下語言技巧調動情緒,這不……引導丁亙把問題提出來,再順勢提出新的分配方案,掌握主導權。

“王總旗那三千兩帶給他家人,就不分潤了,但不用急著給,我怕他們被夏提舉盯上保不住。其餘李小旗分二百兩,陣亡軍士二十三人,每人三十兩;倖存軍士每人十兩,小旗一百兩,共一千五百一十兩,剩下三千四百九十兩,存放在墩中留作公用,你們看如何?”

丁亙道:“三千多兩留為軍用,濤洛墩才一總旗,是不是有點多了?”

宋友明也疑或地望了過來,劉儉笑道:“難道你們想一輩子販私鹽?下次還有這樣的好運氣,一次白得七十引鹽?這筆銀子得留作本錢啊!”

“有道理!如此我贊同!”

丁亙點頭表示支援,宋友明有些擔心道:“若王總旗的三千兩也運去墩中,那這筆銀子我想單獨保管。”

“何止是那三千兩,全都由你保管,以後你就當咱們墩中財神爺。”

“啊?那可不敢當!”宋友明連連擺手,實則心中一塊大石落地,心頭暗喜,只要銀子在自己手裡,就不怕有人私貪挪用,姑父王公實這筆銀子遲早能落袋為安,可想起沈家主僕四人,又問:“那沈家人……要不明天放他們走吧?”

不知不覺,劉儉已初步建立威信,對此搖了搖頭道:“你看那沈家人像是一般小民嗎?還沒問出身份來歷,不能輕易放了,不然我們落下把柄在人家手裡,先帶回濤洛墩中看管。”

次日一早車隊過了十字路鎮,繞過昧蹄墩後,劉儉以需要到衛城打點為由,讓宋友明記帳調給二百兩銀子,騎著大青馬帶上丁亙等十人,趕著兩輛空馬車一路自繡針河而下,到衛城已是黃昏時分。

安東衛城就坐落在河海口北岸虎山下的丘地上,依山臨海,位置險要。城牆中下為條石砌築,項上砌以青色城磚,建有樓鋪二十八座,周長五里,高兩丈餘,城壕寬兩丈,深一丈,春季枯水,壕溝處於乾涸狀態,溼泥長滿綠油油成片的青草。

閒時衛城與一般縣城差不多,不禁商旅行人,北門外只有幾名懷抱長槍,兩手攏在衣袖裡靠在門邊曬太陽的軍卒,劉儉知道這些傢伙不好打發,看其中一名黑臉大個子身著嶄新軍服,應是小旗,主動扔過去一串色澤有些暗淡的皮錢。

“喲……這是哪個墩來公幹的,可需我等跑腿?”

那小旗接了錢,一臉喜孜孜的,劉儉笑著問:“濤洛墩來的,衛中指揮使、同知都在軍衙麼?”

“這閒時哪有都坐衙的,不過有僉事和經歷值守,你要辦何差事,我帶你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