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代明> 第7章 一箭退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章 一箭退敵 (1 / 2)

王公實終是嚥了氣,遺體被拖走,這更激起了剩下三十多名軍士的同仇敵愾之心,在宋、劉、丁三位小旗的帶領下,集中於車陣缺口處整合佇列。

宋友明自告奮勇,率麾下倖存的六名刀盾手在前,每人收集了三四支長槍備用;劉儉率二十名長槍手居中,丁亙與那姓沈的護衛各領五名弓手列於左右,連那沈家車伕也自覺拿起弓箭加入戰鬥。

經此一戰,賊人也減員過半,騎隊也沒有了,那賊首顯是自以為仍有人數優勢,招呼了僅剩的六七十人,重新於百餘步外的矮丘上聚攏整隊,吆喝叫罵聲不絕於耳。

劉儉心裡仍在回味著剛才王公實的遺言,忍不住好奇問:“宋小旗!那賊首叫什麼?究竟是什麼來歷?”

“那賊首叫安知義,原是日照縣城貼戶安家的庶子,後應貼補的正軍趙家無成年男丁勾補軍籍,便讓這安知義入籍,補了石臼島寨後千戶所小旗。不想這廝甚會鑽營,屢次以出海捕魚為由,實則販貨去倭國海貿,幾年下來便升了副千戶,後來東窗事發,被莒州知州逮捕未果,這才逃到沂州羽山。”

“這麼說,羽山賊是一夥長期落草的頑賊?”

“也不盡然,原本不過是幾家逃亡軍戶,與一些逃避賦稅徭役的百姓躲在山間耕種,自安知義入了夥,才幹些劫掠營生,也是羽山位處山東與南直隸交界,莒州、海州的鹽課司官吏都與其勾結,試圖借安知義之手禁絕私鹽,背後牽涉到兩省鹽利的競爭。”

劉儉恍然大悟,看來大明的官場真是腐敗無能透頂了,為了維持本地鹽場對小民食鹽需求的經濟掠奪,竟不惜串通賊寇。

大明的鹽業專營,每個鹽場都有對應的傾銷地,由商人納銀到鹽課司,領取鹽引批鹽到所在地售賣,那麼鹽課司官員與鹽商都會對本有市場極盡維護,絕不許私鹽佔有份額形成對沖。

而各地巡檢司的主要職責就是稽查私鹽,其次協助衛所擔任一定的防衛,但自開國到如今,巡檢司的巡丁大多是由青皮無賴,衙門革除的幫閒、雜役充斥其間,欺壓百姓個個都是好手,稽私緝盜無能為力,加上鹽課司官員往往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自是樂意與賊寇合作。

“王總旗既深知內情,事先為何不多帶些人手?”

“唉……事後諸葛而已,多賴那單弘謨告知,我等事前都是一知半解,不然王總旗豈能給夏提舉送銀子?都是我出的主意,壞事就壞在這一著啊!”

宋友明大為自責,竟當著一眾軍士的面自陳過失,似不知此言會招來軍士們的非議憤恨,想也是個心直口快之人,劉儉聽得有些無語。

正說著,賊人步隊整合完畢,已逼近到八九十步,兩人自覺閉嘴,各自招呼軍士備戰。

因還有段距離,全隊三十六人先張弓放出兩波箭雨,賊眾也同時張弓還擊,空中箭如飛蝗交叉而過,隨之嘈雜不一的慘呼聲響起。

賊眾前排批甲嘍羅較少,木盾也製作粗劣,兩輪箭雨倒下十五六人,已方則只有四五人栽倒,沒被射中致命部位計程車兵們都強忍住了。

到三四輪,空中箭矢變得稀落,雙方只有兩側弓手還在放箭,位於佇列中後部計程車兵們都放下弓箭換持刀槍,前排盾手則靠攏,防護更嚴密。

長槍在身旁倒插於地上,劉儉卻沒急著拿起,仍手持長弓,連連搭箭速射,目光卻一直在賊群中搜尋,這會兒賊眾逼近,他終於找到那個矮壯黑方臉的賊首安知義,立時換搭一支箭桿帶有細小倒鉤的狼牙箭,拉弓如滿月,箭頭兩寸後的弓臂發出一陣牙酸的吱吱聲。

瞄準!感應是否有風,目測是否有人會擋了視野,再瞄準!

嗖……就在那賊首安知義心有所感,目光轉過來相對時,劉儉毫不猶豫地松弦,弓弦崩鳴聲中,箭如流星而去,安知義匆忙閃身一歪頭,但還是有些晚了,狼牙箭正中其右肩胛,如此近距離,賊首被巨大的慣性衝擊得仰面翻倒。

“安頭領!安頭領……”

此時已達四五十步,正開始加速小跑的賊眾七嘴八舌地驚呼起來,陡然停住腳步張望,隊形一陣騷亂。

“投槍!”

劉儉果斷抓住機會大喝一聲,宋友明聞聲持刀插於地上,順勢撿起一支長槍高舉過頭頂,助跑兩步持槍一把拋擲而去,“呼”的一聲風響,長槍正中一名回頭張望的賊人盾手,木屑紛飛中連人帶盾紮了個對穿。

六名刀盾手很有默契地隨後一齊投擲長槍,“呼呼呼”的破空聲中,賊眾前排十名盾手翻倒一片,讓兩側的弓箭手和長槍手一時都沒了防護,也跟著被扎翻五六人,洶洶來勢一時受挫。

“還等什麼?一股作氣殺啊!”

劉儉已放下弓箭,見宋友明不知把握戰機,連投四槍還不過癮,轉身去奪身後士兵手裡的長槍,頓時再也忍不住了,率先兩手持槍直接衝了出去。

劉儉一動,後面的長槍手跟著向前,而刀盾手投槍後隊形略有些散亂,見此也跟著跑起來,三十來人手持刀槍發足狂奔,氣勢奪人,讓賊眾弓箭手們率先驚慌失措,轉身逃跑。

“他孃的跑什麼?跑什麼……老子好著呢!都給我回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