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荔枝角曼波> 第34章 34 名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4章 34 名門 (1 / 2)

第4 名門

港島中西區,上環站附近的蘭桂坊地帶,有間咖啡館坐落其間。

窗外,遊人如織,上班族們手執咖啡杯,穿梭於街頭巷尾,繪就一幅都市繁忙浮世繪。

窗內,遊為端坐一隅,耳機裡傳來祝氏教育基金會電話會議的報告,他很平靜,雙眸偶爾一眨,顯露沉思。

作為港島之上無出其右的名門巨室,祝家的根脈可追溯至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末年。風雨飄搖數百年,基業堅如磐石,抗戰烽火中,更是物資排程、運輸線上的定海神針。

轉瞬今朝,祝家已蛻變為跨國巨擎,版圖橫跨五洲四海,尤以地産、航運、能源、教育及慈善領軍。在江城,只有遊家同雁清山上的程家並肩,方才有可能與祝氏分庭抗禮。

奇的是,同這兩家一樣,祝家今日亦面臨人丁寥落之境。

祝芝琪是祝家第三代家主祝天翊的掌上明珠,其母海倫娜是德國貴族後裔。這位日耳曼美人是祝天翊的一生所愛,可惜天不假年,留下獨生愛女便早早撒手人寰。

祝天翊情深意重,無心再娶,一意栽培女仔接手家業,奈何祝芝琪對此並無興趣。

為續家族榮光,他只好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地方。

在眾多求娶的年輕人中,最終選定陸商遊釗為婿,是祝天翊對女兒的獨斷專行,而後來,他也的確為之承受了長達幾十年的痛苦煎熬。

幸好還有遊為。

盡管所姓非祝,但祝家外公對於這個孫子的重視與寵溺,簡直超乎世人想象。

或許出於對亡女的愧疚,即使遊為如今是祝家唯一的合法繼承人,祝天翊仍然沒有要求或強迫他肩挑祖宗基業的打算。老爺子思想開明,幾年前,若非岳丈對遊釗施壓,遊為未必能在學業結束後就跑去義大利“遊手好閑”。

所謂“血脈傳承”,老一輩人確實看重,但當失去更珍貴之物,再固執的心也會變得淡然。

不過,自遊為成年,祝天翊便一直要求外孫牢牢把控祝氏名下的教育基金會,一則因祝家極重於此,不容有失;二則,老人總想留條繩子,讓遊為不要與祝家完全斷了幹系。

遊為知他心意,也的確借基金會之力做成很多事情——擔任助教期間,促成其與江卓等名校的深度合作,便是佳話一樁。

轉眼至基金會換屆之秋,祝老爺子念及外孫,以此為由頭,催他歸港。正好,遊為在學期內積壓了不少港城的工作,近期真是忙得不停轉。

會議議程滿當,遊為偏好紙筆記錄,關鍵處寥寥數筆,雖發言不多,但每句都直擊要害,令電話那頭的眾人,身處於24度恆溫的空調房內,也不禁緊張得汗水涔涔,生怕被這位年紀輕輕便手握重權的理事長犀利提問擊中。

不過遊為今日卻很溫和,會末,他還似閑話家常般,談及祝氏資助的一所女子中學的近況——沈青青曾在那裡讀書,後來則以dse佳績為跳板,遠赴江城深造。

在遊為與何蔚的調查中,另外一位沈青青的學姐浮出水面,她曾是港大醫科高材生,後赴江城行醫,更巧合的是,她先後成為沈青青與祝芝琪的婦産科主治醫生,如今卻下落不明。

平叔的兒子祝逸飛,近來與遊為聯絡緊密。

八年前,遊為出國之際,曾遣出這位與自己同齡的家生子,追查祝芝琪誤診一事的背後種種。多年來,祝逸飛仿如人間蒸發,直至今年初方有音訊——遊為亦在那時終於決定回國。

論及辦事週期,祝逸飛或顯拖沓;但若論效率,他卻驚人地高。在茫茫人海中,祝逸飛獨力奮戰,八年光陰抽絲剝繭,眼瞅著便要揪出幕後黑手。

當然,八年還是太久了。

雖然八年前他們都還是孩子,但這麼多年,遊為之所以只能依靠祝逸飛來追查真相,大半原因都來自於遊釗的無端阻撓。

明明祝芝琪誤診誤治、醫師失蹤,種種事實確鑿,遊釗卻始終堅稱無事發生——遊為有時都懷疑,等他最後查出“真兇”,那個人會否直指遊釗本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