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 鄰居與媽媽
二零二三年七月初,仲夏,距離葉衿的十三週歲生日已經過去了五個月。
期末家長會後,暑假如約而至,秋季開學時,葉衿將正式升入中二。
與他媽媽昔年的學霸風采不同,過去一整年裡,葉衿的學業成績始終徘徊於年級中游偏下,數理科目尤其苦手。不過,他不擅長的這部分,恰恰是沈青青的特長,往日下班歸來,如果沒有累到飯都沒吃就靠在沙發上睡著,她都會打起精神,為葉衿講解當天課上沒有聽懂的內容。
但近期店鋪夏裝上新,促銷戰役連連,沈青青早晚輪轉,分身無術到上週家長會也不得不缺席。那日,葉衿獨守教室門外,還以為要一個人回家,不料媽媽竟然不動聲色地為他請來了一位臨時“家長”。
具體點,是請來了鄰居充場。
過去月餘,樓上鄰居一直忙得大門緊閉。不過,在葉衿日複一日的撒嬌攻勢之下,他似乎已經習慣了屋裡多出自己與仙人球之外的另一抹生物氣息。
此生物,疑為犬類化身,即使人類忙得沒工夫搭理他,亦能自得其樂,不吵不鬧,活似自咬尾巴嬉戲的小狗,只在主人招手時,方才義無反顧地撲進人家懷抱。
阿衿乖巧,放學歸家,先赴阿婆處取餐,將媽媽那份細心包裹送入微波爐,再吃完自己這份,碗碟衣物一併洗淨。一切收拾停當,方才雀躍地懷揣起作業,兩步並作一步,躍上樓梯,踮起腳尖,阿飛阿飛,輕輕叩響那扇已經變得十分熟悉的鐵藝門扉。
數至十四聲左右,門後腳步聲漸近,有人給他開門,又轉身紮入忙碌,留與訪客自由權利。沈青青教過葉衿禮貌,小孩通常只會搬好椅子,坐在鄰居家的陽臺窗邊,埋頭寫完作業,或者等到沈青青快要回來,就從椅子上跳下來,丟下一句“我走囖我走了)”,又抱著書本悄然離去。
雖然鄰居基本不應他,但缺少玩伴的葉衿簡直樂此不疲。
他寫作業的位置,是“善良”的鄰居主動相讓的。
鄰居家佈局與樓下自家相仿,面積算是這棟樓裡比較大的戶型,廳室廚衛俱全。午後三點陽光正好,客廳外頭陽臺闊綽,臥室裡卻僅餘一扇高窗,窄得讓人想起監房光景。
但最近,鄰居都習慣在那扇高窗下點著臺燈伏案工作。
葉衿抱作業登門拜訪的第一日,鄰居抱胸倚在門邊,垂目看了他好一會兒,方才忽然轉身,回去收拾好陽臺窗邊的一切東西,自己抱著材料和筆電進屋,將那張空桌留給了小孩子。
真是“善良”。
“善良”之所以打引號,是因為葉衿本來不想要那張桌子呀!比起一個人在客廳裡無聊得揪頭發,葉衿原本的計劃是,自己辦好小板凳,乖乖坐在茶幾邊寫作業,雖然鄰居同樣不會搭理他,但至少……至少葉衿一抬頭就能看見他嘛。
曬得到日光的桌子被讓給了自己,也不是出自鄰居的好心腸,完全是不想讓小孩子打擾他吧!
小氣鬼,喝涼水。
喝涼水的小氣鬼很忙,但不知道在忙什麼。
葉衿英文很好,可對鄰居電腦上的高深術語仍是霧裡看花,唯一能認出來的,是他好像在學bioogy生物)——頭回“拜訪”時,葉衿倒水賠罪,瞥見過一眼,自那之後,他再沒見到過鄰居的電腦,甚至鄰居進臥室時,都會將房門半掩。
不過,臥室雖不讓進,進門總是無礙的。
葉衿超級好哄,當天便在陽臺邊,一邊擲橡皮,一邊數仙人掌的刺,一邊編完了數學題的答案。雖然第二天交上去,錯了一大半,但晚飯後再次跑上樓時,他的心情仍是雀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