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18 最佳隊友
葉衿提交調研報告這天,薛教授剛好佈置了期末的團隊作業。
全班一百零三個同學,分兩到五人一組,搞商業企劃,並在最後一個禮拜的週六模擬路演。第二節課下就開始組隊,等兩節課過後在群內接龍,再向助教報上紙質版名單。
上一次的調研作業也是小組合作,但葉衿迫於教授和助教的雙重壓力,用不到一週的時間,便獨立製作了三十頁ppt和六千字的論文稿,中途還抽空回葉家,參加了那場一言難盡的慶功宴。
二十分鐘的大課間,同學們都在忙著拉隊友,只葉衿一人,從教室最後,一路越過鬧哄哄的人群,徑自上臺交作業。
薛教授戴上老花鏡,逐字逐句讀完,又將葉衿的u盤插到自己電腦上,連簡報也檢查了一遍。
葉衿在旁邊背住手,等得無聊,只好跟著教授一起重新過目自己的ppt,並小小緊張地在其中發現了三個錯別字。
好在教授沒追究。
“回去吧。”教授和助教一樣吝嗇鼓勵,“小組期末作業,別拖隊友後腿。”
“好的,教授。”
葉衿禮貌鞠躬,心裡想,還得有人願意讓他拽住後腿先。
“我的課上不會有落單的人。”
教授又多說了一句。但直到回到座位上時,葉衿也沒想明白這是承諾還是警告,而兩節課後,全班三十七個小組在群裡接龍名單,還是隻剩葉衿一個人孤零零。
他對這種情況似乎很熟,即使面臨落單危機,仍然能平靜地托住下巴,看大家嘻嘻哈哈,打趣討論剛剛決定好的隊名。
忽然一道身影落下。
遊為將名冊豎起,拄在葉衿旁邊的桌面上,下巴微微揚起,眼神裡的意思再清晰不過。
葉衿坐得稍微端正了些,正待開口,遊為已先一步提醒:“最少兩人。”
葉衿訕訕地閉住了嘴巴。
從小到大,葉衿總是落單的那一個。
在港時就是這樣。
當年,沈青青在港唸完女子中學後,便來到江卓大學深造,讀的剛好就是經管學院的金融學專業。
她的兒子,葉衿,後來在九龍區聖瑪加利教育機構轄下的一條龍直資中小學讀書,學校全英文教學,但有媽媽出色如斯,葉衿英文自然不賴。粵語方面,畢竟是港生仔,他說得其實也很不錯,但“內地來的單親家庭”標簽,不是口音正確就可以輕松揭下去的。
作為性格並不熱絡的外來者,葉衿在隊伍中總是會成為那個被落下的。好在學校是單人單桌,他也不用煩惱怎麼跟同桌相處。
後來遷至江城,又獲封“港城來的私生子”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