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博士繼續分析著,“那關於第一種基礎培訓裡,我剛才也提了兩部分,我覺得大概一半一半吧,因為涉及到與你們課程內容相關的專業知識了,這部分我現在不好估計,但前者也就是通識知識是一切的地基,非常重要,那就暫時擬定一半一半的樣子吧。”
“不知道孫老師,你怎麼想呢?你覺得怎麼樣?今天也是想跟你深入溝通下啦,所以咱們都好好聊聊也,有什麼就說什麼哈。”這話題又拋回給了孫晗。
孫晗略加思索,其實她倒不覺得是這回答的內容上有什麼需要思考的,主要還是這回復的話術甚至語氣語態上,不得不加以多想一下。孫晗聽到徐博士的說法,就知道自己肯定是有不同意見的了,但這不同意見,該如何去表達,能讓徐博士接受,甚至能比較好的談下去,這一點,才是需要考慮一下的了。
“徐博士,其實關於比重的問題,咱們之前討論時,我就提出來過,現在呢我還是比較堅持類似的觀點啦,我個人是建議,實景培訓的比重要大於基礎培訓。關於您提到的基礎培訓裡的兩部分,我也是建議專業知識的比重要大於通識知識。我並不是說通識知識不重要,但對於現場實踐操作來說,更多的還是要跟課程內容相結合,更多應用和表現出來的,我再說的直接一些,就是讓體驗者們更能有表象印象的,其實還是導師們的專業素養啦。”
看到徐博士想馬上反駁的樣子,孫晗搶先了一步,“不好生意啊徐博士,我還有一點補充先。我有另外一個提議,咱們的研學導師,其實任務是不同的,有的是授課類,有的是生活類,所以我建議培訓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對應來分開呢。”
“我的意思是,比如授課類,那麼實景培訓或者說基礎培訓裡的專業知識,會更重要的多,也應該更為側重的。關於生活類導師,我覺得實景培訓同樣比重應該大於基礎培訓,但是關於基礎培訓裡的兩部分內容,我倒是比較贊同您剛才的說法,一半一半,我認為大約是可以的。”
孫晗說的頭頭是道、條條有理,徐博士聽完後,一時間很明顯的有些噎住了的感覺,想表達什麼,卻又抓不住了著眼點似的。
“孫老師啊,您分析的很有條理,也挺全面的了。但你分析下來,包括剛才你說現場實踐時,專業素養更重要,那我也要反問你一句了,咱們都只是討論的哈,沒有通識知識或者說沒有有些基礎性的素養作為底蘊,專業再好,就意味著體驗者們一定會滿意嗎?我覺得,也不盡然的吧。你認為呢?”
孫晗心裡暗自有些無奈和發笑了其實,徐博士這句回覆說的,分明是偷換了概念,甚至已經有些強詞奪理了似的。自己可是從來沒有否定過基礎培訓或者通識知識的重要性啊。
“徐博士,我從來沒有說過基礎培訓或者通識知識並不重要,我一開始已經表達了,我完全同意您提出來的兩種培訓的表現方式。我覺得現在咱們只是對於各自的比重,有一些異議而已,並不是我要去否定培訓專案本身啦。”
孫晗頓了頓,“其實我覺得咱們現在已經聊的愈發詳細了,那我就想再繼續深入的問您一下,這個基礎培訓或者說通識知識,您打算如何去培訓,培訓的具體方式是怎麼處理的呢?我覺得等咱們討論一下進一步的細節,稍後再繼續討論各自的比重好了。您看可以嗎?”
見孫晗問的非常仔細,徐博士也慢條斯理地補充了下去。
“基礎培訓其實的確跟通識知識差不多,我目前的想法呢,就是以PPT展示的方式,最多啦,如果咱們到時候時間允許的話,我們也可以再搜尋、整合一些教育影片,發過去,讓導師們自己看就可以了。這部分內容,雖然重要,但相信導師們都是有經驗的人了,他們自己會分清孰輕孰重,自行觀看甚至記錄的。”
孫晗其實沒想到,徐博士會是這樣一個比較粗糙、甚至有點草率的回覆,當然了,也可能是徐博士還沒有想到這個具體的一步,只是臨時先這樣一說。但這樣的回覆,給孫晗的感覺就是,分明是為了完成任務而去完成任務的吧,只是發過去,那大家看或者不看,又有誰知道呢?如果評估甚至測試呢,這些都沒有啊。
孫晗有些無奈,緊跟著就是一句:“徐博士,我個人認為,這樣的方式,不一定穩妥吧。我們有準備、有傳送的過程了,但導師們是否會去看、是否會去記,我們如何知道、如何測評呢?”
孫晗又緊隨其後的繼續分析著,“而且咱們做研學,不是一直講究要拋棄被動學習,不應該老師講、學生記的這種傳統方式,咱們應該主打主動學習才行。那導師們的培訓,我個人認為也是一樣的概念啊,導師們也主要主動學習,不應該被動接收。而咱們是不是可以設定一些題目,進行測評才行,評估結果也是篩選的關鍵一環啊。”
徐博士有些啞口了,微微皺了皺眉頭,擠出來一句:“孫老師,我希望你還是要尊重一下我吧,咱們這是互相討論,也不至於上升到這個地步吧。”
這句話,說的有些無厘頭,孫晗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了,彷彿,無論說什麼,這話也是聊不下去的一種感覺。
好在徐博士主動終止了對話,“那這樣吧,我看今天咱們也都表態了,反正就是分歧依然存在,那我就直接彙報姚總、張總吧,最後還是請他們決定吧。”
孫晗也說不上來,徐博士這最後的一句,是否帶著一些無奈、或者小小威脅,用總經理壓制的語氣存在,也只得應聲了一句,便回了自己的辦公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