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上型電腦螢幕上,直接套用了公司內部的PPT模板,邊檢視剛入職時就做過的一些內部調研的資料,邊在PPT上輸入,又加上一些用以比對展示的餅圖、魚骨圖等等......正在手指飛舞敲打的時刻,微信的一聲響,原來是孫晗的回應:“到北京了吧?反正這家總算是比昨天那家強些哈。”可惜還要加緊工作,也只得秒回一句:“到啦到啦,哎,我趕緊PPT去了,臨時加的事兒又。”微信上果然又收到了一個孫晗發過來的“加油”的表情。
......
還好,這樣的一個任務,不過是2個多小時的時間也就完成了。看看時間,從中午回來,飯都來不及吃。既然明明知道那位副總的習慣,雖然完成了PPT,倒也不急於傳送。4月初的這個週日,北京有點多雲,平添些微風,將近20度,正是最適宜的天氣。索性出門,附近找了家店面,靜靜的享用下午茶的時光。
店裡,刷著手機,正趕上遠在澳洲的男友Ke
的資訊過來,看看對話方塊,彷彿又只是例行的一句問候而已。說不上來是什麼情緒的,只是把手機反扣在桌面上,繼續抿上一口咖啡。腦海中彷彿一時間想起很多,在澳洲的讀書生活、工作經歷;在2007年的年底認識了孫晗、一直到現在一路相助走來;從2009年開始與Ke
在一起,哪怕是在澳洲,彼此也都處於頻繁出差的狀態,一年又一年,想來跟Ke
訂婚也有2年了,2018年回國後,到現在還沒跟Ke
見面過,想想雙方目前的狀態,彷彿只是掛名的關係似的,愈行愈遠的樣子了;又想到回國後工作的這1年裡,張嵐覺得自己恐怕是已然被磨平了很多......
想起自己這一路走來,在父母的建議下出國、在父母的建議下回國、在父母的建議下入職教培領域,其實還挺順利和穩定的,只是,好像也沒什麼突破,幾乎沒有波瀾,是真的好嗎?那所謂的突破,是什麼樣的程度,才能接受呢。想起了工作,又看了看時間,也差不多該回去傳送PPT了。
北京的臨時住處。
果然猶如以往一樣,發了PPT,也只得到短短的兩個字母OK而已,沒有修改意見,沒有其他任何進一步的訊息,張嵐估摸著,恐怕又是個沒響動的水花,就此直接沉了下去,可能又要幾個月後,突然想起來,又開始新一輪的修改和傳送了。邊想著邊無奈的搖了搖頭,著手準備第二天週一要去參加的一個教育展會。一會還要趕緊收拾下東西,週一的傍晚就要飛回成都了。
週一對於張嵐來說,是大半天要去參加教育展會的任務,雖然沒有展位,但作為一家大型上市教育集團教培子公司的TO B業務負責人,這裡也算是一個開拓的機會。有些喧譁的展會上,擦肩接踵的人流,竟然如此的火爆。也許大家都抱著類似的念頭吧,來來回回走上幾圈,卻發現校方代表並沒有多少,更多還是來源於類似自己這種教培機構端的公司代表,尤其是留學機構的代表們,滿場的穿插飛奔。
但凡在教育領域尤其是K12領域待過一段的,大多都知道自己這家民辦教育集團,雖然自己是教培子公司的代表,畢竟有著集團的背景,在別人眼裡也就意味著有大量現成的生源,顯眼自己竟成了香餑餑,一時間要不停的面對不同的機構端代表們,這樣的大半天下來,又是沒有午飯的一天,又是疲於奔命、勞心勞力的一天。
因為傍晚的飛機,提前2小時就要趕到首都機場去,總算是有了喘息的一刻。總算有時間拿起手機,公司那邊倒是沒有訊息,微信最上邊位置的,還是孫晗的資訊。張嵐連忙回覆著:“這也太巧了吧,週六我才剛提到,獵頭這就找上門了哈,你今兒溝通覺得怎麼樣?”對方又是秒回:“跟人事聊的還行吧,但只是儲備崗,我也是想先接觸下,他們也不是急聘,我也打算明天就趕緊回覆上海那邊了。”
張嵐在微信的對話方塊處繼續:“嗯嗯,我在去機場的路上嘍,傍晚飛。”對話方塊處又馬上閃現了一行:“你趕緊歇會啦,忙了大半天,別對著手機了,免得暈車,一會聊哈。”張嵐知道孫晗就是這個略有點強勢的滿懷關心的性格,不由帶著一絲淺笑,打上了一句:“好。”也就暫時放下了手機。
半個多小時後,下車的一瞬,微風拂面帶著清冷,降了幾度的氣溫,張嵐不禁打了個寒顫,趕緊拿上行李,走進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