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謙修笑了笑沒做聲。
奶奶說過,你惦記別人兜裡銀子的時候,要先給好處。
自己拿出來的好處雖然是苦的,可自己造孽自己受著唄。
破財免災是真的。
蕭祈玉坐下來:“你要不說,就是欺君。”
“臣不敢。”蘇謙修正色,抱拳垂手:“臣就是給他們送去了一些罪證,條件是破財免災,得了個與國共赴時艱的美名,求皇上恩典致仕。”
蕭祈玉忍了,但是沒忍住,大笑出聲後問:“這麼說,滿朝文武盡貪官?”
“不是,你看魏常安,家徒四壁,孩子都去莊子外吃野菜度命了。”蘇謙修說:“忠臣也分很多種,有的是膽小求穩,有的是識時務,當然還有一種是心懷天下大義,皇上可以自己看,誰辭官告老還鄉,誰就不乾淨,放還是不放,臣隨時候命。”蘇謙修說。
蕭祈玉拉著蘇謙修坐下來:“看謙修如此,我又想奶奶了,她把最好的都給了我,包括你。”
“臣,惶恐。”蘇謙修說。
蕭祈玉笑得不行,起身:“你惶恐什麼?除非朕要一個男皇后。”
蘇謙修神色微動:“奶奶會殺了我。”
……!!!
蕭祈玉回頭看著蘇謙修:“這話我信,再說我的皇后還得生龍子呢,你什麼都行,這個不行。”
“皇上是該議親了。”蘇謙修說。
蕭祈玉點了點頭:“是,國不可一直無後。”
再往下,兩個人都不說話了,離開這裡回去皇宮,蕭祈玉派人去魏家在外面的莊子裡接魏家人回來,從御膳房撥出來米麵糧油和菜送去魏府。
自己的臣子,怎麼能捱餓?
“謙修。”蕭祈玉從屋子裡走出來,把手裡的提籃遞給他:“親自把這些茶送給魏大人,說朕甚是掛念,這茶是朕最愛之物。”
蘇謙修恭敬的接過來提籃,去了魏府。
這件事在京城引起了很大的轟動,百姓發現自己家的小皇帝窮的大臣都要去挖野菜了,這哪行?
百姓紛紛捐財捐物,聽說要興修水利就出人。
如同一盤散沙瞬間凝成了鋼板一塊的感覺,而遠遠不止如此,從京城傳遍四方,老百姓對朝廷非但沒有擔憂,反倒是激起了很強烈的做主心態,蘇世明感受最深,因為他帶著人檢視水道的時候,老百姓迸發出來的熱情是前所未有的。
並且,許多民間高人都投奔而來,治水大軍不可謂不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