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王妃這邊剛離開青牛縣,京城,蕭策已經到了皇上的御書房。
明帝起身:“皇叔一路受累了。”
“臣的本分。”蕭策行禮後,從懷裡鄭重其事的拿出來陳瑜的書信,雙手捧到明帝面前:“蘇老夫人讓臣帶回來的書信。”
明帝接過去,輕輕的放在桌子上,請蕭策做在榻上,一局棋一盞茶,說的是出海大事,鄭澤在那邊做最後的準備,出發定在九月後,因為從九月到第二年六月,海上無惡風惡浪,若是六月到九月之間,怕不妥當。
“錦衣衛查辦貪腐,越挖越深,謙修年紀太小怕壓不住,皇叔可否伸以援手?”明帝問。
蕭策立刻起身,跪倒在地:“臣,萬死不辭。”
明帝親手扶著蕭策起身,點了點頭。
很快蕭策就離宮了,更快的是蕭策回到家裡都沒來得及喝杯茶,聖旨就到了王府門外。
蕭策設香案接旨。
宣旨太監展開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國之初定,百廢待興之時,九王蕭策臨危受命,為國奔波,朕心甚慰,同宗同源,本就是朕之仰仗,特封攝政王輔政。
挺簡單的聖旨。
蕭策跪在地上,在聽到攝政王三個字的時候,肩膀都一塌,這副擔子到底多重,他心裡太清楚了。
到底是聖上啊。
只問了自己一句能不能幫蘇謙修,自己順勢說了句萬死不辭,回頭聖旨就送到門口了,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早就準備好了。
“臣,接旨!”蕭策雙手接過來聖旨。
宣旨太監行禮:“咱家這就回宮覆命,恭祝攝政王殿下。”
蕭策微微頷首,等宣旨太監帶著人離開後,他才捧著聖旨回了府中,安置好聖旨,蕭策一個人坐在書房裡一整夜,天邊第一道晨曦灑向園中的時候,蕭策才點了點頭:“好啊!中興有望!”
早朝,攝政王大殿之上謝恩叩首。
下了早朝,攝政王請輔政大臣和錦衣衛指揮使一起去御書房議事。
朝臣之中,怡然自得者少,心中惶恐的多。
明帝經過這段日子的歷練,越發的遊刃有餘了。
原本錦衣衛並不顯山露水,眾人提防太久反而沒意思了,可蕭策成了攝政王,這些人剛放下去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兒。
就在御書房議事後的一個時辰,遲遲沒動靜的錦衣衛突然動了,直接抄了吏部尚書是魯寧【前面寫成了是禮部尚書】的家,一夕之間全家男女老少都被投到了錦衣衛的詔獄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