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鄭月娥幾個更緊張的潘玉玲緩緩地吸了一口氣,偷偷看蘇六郎。
“娘,喝茶。”蘇六郎趕緊遞過來茶盞。
陳瑜接過來茶抿了一口放在旁邊,看著蘇六郎:“六郎啊,蘇家的規矩不是給媳婦兒立的,是給兒子立的。”
“是,兒子聽著。”蘇六郎垂首,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陳瑜點了點頭,緩緩地說:“夫妻和睦才能白頭偕老,不生隔閡,小家安穩,咱們蘇家才安穩,身為男子當訂立門戶,為妻撐起一片安寧,不準家暴,不準納妾,玉玲嫁你為妻,為你打點生活,養兒育女,當心存感激才行。”
蘇六郎應聲:“是,兒子謹記。”
“起來吧。”陳瑜出聲。
潘玉玲在旁邊聽著婆婆當著自己的面如此囑咐蘇六郎,心裡清楚是在為自己撐腰,沒過門的時候大娘和嫂嫂就說蘇家媳婦兒享福,可她是很怕婆婆的,聽到這話心裡除了感動之外,還有說不清楚的親切感。
蘇六郎剛起身,潘玉玲就有些著急了,又看了一眼蘇六郎。
“娘,玉玲還有話要說。”蘇六郎抬頭笑眯眯的看著陳瑜。
陳瑜也笑了:“今兒就給你幾分面子,以後玉玲有話說直接可以找我,不用你傳話。”
“哎。”蘇六郎敢進答應。
潘玉玲從袖袋裡取出來一本薄冊,抬頭:“娘,潘家祖上會燒瓷的手藝,我是女兒家沒得傳承,我兄長打小兒志不在此也沒學個皮毛,大婚前兄長把這本冊子交給我了,讓我給娘,希望娘能幫忙,不讓這門手藝斷了傳承。”
陳瑜:“……!!!”
還有這事兒!
一干人等,集體靜默了,只有蘇六郎嘴角帶著笑意,頗有些面上有光的架勢。
潘玉玲把冊子捧到陳瑜面前:“我雖然沒學到什麼,但識土,不管是陶土還是瓷土,我都會尋,娘,我知道蘇家媳婦們現如今手裡有個繡莊在,玉玲來得晚,為家裡也沒做什麼,如果這燒瓷能成,願意聽娘安排,兄長說了,能成的話,這就是蘇家的。”
“這樣啊。”陳瑜緩緩的吸了口氣,絕對太意外了。
本想著潘玉玲進門後,繡莊那邊生意是家裡五個媳婦兒人人有份,可沒想到這媳婦兒非但帶著厚重的嫁妝進門,竟還帶了一門技術。
別說現在這個世道了,就是在自己的世界裡,瓷器都能量化生產了,可純正手藝人的手工瓷器,那也是價值不菲的!
再就是蘇家如今手裡頭的買賣能用到瓷器的也不少,酒如果配上精美的瓷瓶,身價就要翻好幾倍,再就是胭脂水粉,精美的包裝太重要了。
潘玉玲有些緊張的看著陳瑜。
陳瑜讓大家都坐下,蘇福娘端著沉甸甸的托盤坐在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