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是誰?”耿玉秋好奇的打量著陳瑜。
陳瑜柔聲:“我是你外祖母,去告訴你奶奶,我來送節禮了。”
耿玉秋顯然沒太搞懂外祖母是是什麼,打從她生下來就沒聽說過也沒見到過,不過她看得出來這個外祖母是好的,乖巧的點頭回去找奶奶了。
範氏正給大孫子喂蛋羹呢,聽耿玉秋說外面來了個外祖母,趕緊起身,不用想也知道是老二媳婦兒的孃家人過來了。
滿臉堆笑的親自迎到大門口,大門開啟,範氏愣住了,微微眯起眼睛想了半天,才恍然大悟,這哪裡是老二媳婦兒的孃家人啊,分明是那個掃把星的孃家人來了!
陳瑜看著範氏的臉撂下了,笑著走上來:“親家母好啊,我來串串門,總不會就讓我們站在門口吧?”
範氏心裡暗罵,站在門口都髒了自己家的地界!
“二郎,芸娘,把禮物搬下來吧。”陳瑜可不管範氏什麼態度,回頭說。
當範氏看到那大包小裹提下來的禮物的時候,頓時就笑了:“哎喲喲,瞅瞅我這個豬腦子,總算是想起來了,蘇家大嫂快進屋。”
陳瑜看範氏那勻稱略胖的身材,穿著的細棉布新襖裙,還有她懷裡的胖小子,笑了:“是怪我們了,這些年家裡日子窮,都不敢走親戚的。”
“這說的是哪裡話,親戚就是親戚,窮富能咋的?”範氏說著,又瞄了一眼蘇二郎提進來的禮物,對西廂房門口站著的耿玉秋說:“快去叫你娘回來,就說你外祖母來看你們了。”
耿玉秋不敢多看,撒腿就跑出去了。
陳瑜看著耿玉秋的背影,給蘇芸娘遞了個眼色,蘇芸娘就跟出去了。
落座後,還不等陳瑜問,範氏就先說了:“大嫂可真是給我們耿家生養了個好媳婦兒,家裡家外的活計都做的極好,咱們整個耿家莊,就沒有誰家媳婦兒能越得過去咱們家巧孃的呢,我們家啊,有福了。”
“過日子勤快些是應該的,不然喝西北風都得挑季節,春夏秋都少有西北風喝呢。”陳瑜笑呵呵的說。
範氏臉上就尷尬的很。
陳瑜話鋒一轉:“這多年不登門,也不知道親家母喜歡什麼,我帶來一些零嘴和幾隻野味,過年添個菜也是好的。”
“那可敢情好,這幾年也是家裡日子過的艱難,再者老大為了謀生常年不在家,不然早就該打發他們兩口子常回家去走動了,大嫂別見怪才行。”範氏笑呵呵的樣子,那叫一個懂都裝不懂。
兩個人寒暄著,蘇芸娘揹著柴進院,身後蘇巧娘穿著單薄的衣服,也揹著一捆柴,額頭的髮絲都凍硬了,貼在頭上,也是走得急,大冷的天鼻子尖都在冒汗,在蘇巧娘身後是兩個揹著柴的姑娘,不用說,大一點兒的是玉蘭,小一點兒的是玉梅。
陳瑜想到自己孫女芳菲,玉蘭和芳菲差不多大,可是芳菲沒這麼挨累過,更不用說和玉暖差不多大的玉梅了,四歲的孩子能背多少?範氏也真捨得使喚。
範氏看陳瑜一臉心疼的樣兒,嘆了口氣:“大嫂啊,我這個當婆婆的也沒法說啥,咱們家巧娘對孩子也刻薄了些,您可勸勸才是啊。”
陳瑜噗嗤笑了,看著範氏:“親家母說的沒錯,我就不這裡坐著了,去見見我閨女。”
這一笑,範氏忍不住心就一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