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臨聽聞要自己主持事,奇道:“哦,大師有何事?”
“貧道枯榮寺道主羽李叩見吾皇,願吾皇武道綿長、仙福永享。請陛下原諒方外之人的無禮,但老道實在忍不住了。道空和尚的事就是國師之位。跟這老和尚說了這屆國師我來盡忠效勞的,他非要跟老道爭,說他們的道法更適合國師之位。老道當然忍不住了就搶了他一次白,願吾皇寬恕。”枯榮觀,仙道道門領袖,功法飄逸,講究與世無爭,逍遙隨性,自在安樂。
“哦,兩位大師竟然是為國師一事。這可難辦了,每屆國師都是兩大仙道聖地公推一位來為皇家勞心勞力。以往都是你們自己推選出來的,為何這次爭執到殿上來了呢?”對著這兩個所謂”方外之人”羋臨著實不知道該怎麼處理,治他們失禮吧,顯得自己小氣,幫他們主持這事吧還真是一個頭,兩個大,怎麼辦呢?他點了點頭,彷彿聽到了什麼耳語。
“咦,此乃何人隱門功法如此了得,居然我們都聽不到他的傳音。”殿中看似在“爭執”的兩位大師互相傳音著。
”哦,原來如此!朕命你二人皆為國師,可願否?”說完,羋臨對殿下二人傳音道:“朕已知兩位素為好友,都不想彼此操勞世俗之務。此番爭執也不過做戲耳,難道兩位以為朕少年可欺麼?朕也不點破你二人的欺君之罪,且朕向你們保證,做朕的國師不會多勞苦,陪朕下棋說話即可。兩位願否?”
“陛下功力竟如此深厚,《聖皇訣》練得直逼先皇,唉,好吧,臭牛鼻子(光頭)咱們認命吧。”羋臨溫和卻不失威嚴的傳音竟在兩個仙道門主的耳中如虎吼一般,兩個老滑頭的護體真氣都消減不了,頓感沒趣雙雙應諾。
羋臨看著兩個老滑頭的窘相,微笑著道:“好,下面宣外邦使節晉見!”
“外邦使節晉見!”傳令太監卯足了功力吆喝著。
“外臣鬼戎特使阿姆泰覲見蜀寧新皇!”一個雄渾的聲音喊道,竟有壓過傳令太監獅吼功之勢,隨即一個身穿獸皮大衣的戎族中年男人走進大殿,不下跪,不鞠躬,態度甚是傲慢。
眼見來人如此傲慢無禮,羋臨面色有一絲不悅,右手指尖輕敲龍案道:“鬼戎使節,見朕為何不行禮?”
阿姆泰昂頭挺胸傲然而立,他面帶鄙夷的道:“孱弱中原,繁文縟節,我鬼戎從無此等虛禮,故不行禮,陛下諒解!”
羋臨聞言大怒不已,目光如電的死死盯著阿姆泰,他拍案喝道:“那今日你鬼戎前來賀朕登基所謂何故?入鄉就需隨俗,你們就是這樣來賀友邦聖皇登基的麼?”
阿姆泰泰然自若的對視羋臨,不溫不火的說道:“阿姆泰此來當然是來賀陛下登基的,禮都帶來了,陛下請聆聽?”
羋臨怒極反笑道:“哈,還有禮?願聞其詳。”
“羊一百頭,牛五十頭,減爾等歲幣一萬,僅限此年。怎麼樣,蜀寧聖皇,此禮可有誠意?”阿姆泰盛氣凌人的說著所謂的“禮”。
“好禮,爾鬼戎的禮真重啊!重得朕得記住你們的這份重禮一輩子!”羋臨氣極之下反而平心靜氣的坐下了,他心裡對自己如是說。
他發現連從頭至尾都是自己一個人在生氣,反觀自己的百官們,特別是拍著胸脯要讓跟自己作對的人都死無藏身之地的承天大將軍林仲都對鬼戎囂張的態度選擇了聽之任之。
鬼戎使節進來起,天丞看著橫樑,眼睛都沒眨;大將軍著數著自己的腳丫,雖然他穿著靴子,他還在在聚精會神的數;其他文臣武將、諸侯、門主都用各種姿勢迴避了鬼戎使節囂張的態度。
甚至連自己背後那位智者都不發一言,選擇了讓自己難堪。
“難怪父皇臨終要我掃蕩蠻夷,不想我堂堂蜀寧帝國在自己的朝堂上竟被一個化外蠻夷小吏欺辱得百官禁口。此等恥辱,終朕一生必將討還。”羋臨心中這樣想,嘴上卻說:“鬼戎使節攜禮遠道來賀,甚是辛苦,來啊,賜坐。”
阿姆泰志得意滿的道:“外臣謝蜀寧聖皇賜座!”
剛才的不愉快羋臨和鬼戎使節都選擇性失憶了。
接下來,羋臨匆匆見了西蠻十二族外交特使格格木木齊,叫這個拗口的名字的時候,他把自己的舌頭都差點咬到了。
最後,他急急的將兩位蠻夷使節安置去休息了。
待外臣都走後,羋臨面帶不悅,語氣慍怒的道:“這就是蜀寧朝的廟堂,下面的就是剛剛才宣誓效忠朕的百官、王侯、門主?竟被一個外邦蠻夷小吏欺辱至此,朕很痛心。”
言罷,他拂袖而去,不再理會下面眾人。
羋臨走到後殿,對身邊的隨侍太監喝道:“叫帝師秦瑟速來見朕!”
“武德元年二月一日,帝行登基禮,百官覲見,諸侯俯首,各門朝拜。戎主使節恭順來朝,貢羊萬口,牛千頭,加貢銀十萬。帝甚悅,於翌日大宴群臣使節,甚祥和。”《蜀寧志•武德本紀》如是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