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辛苦來朝,忠心可表,朕甚是高興。來人,賜楚王坐!”羋臨聽著這個中央最大的威脅的表忠不覺有點苦悶和無奈,他真正能運用的軍隊就兩個半而已,中州四衛是拱衛京師的第一防線不可亂動,皇家三衛,有半個衛的軍隊還得去天塹關鎮守西蠻。人家楚王用一支軍隊守土,率領兩支軍隊加上其他六國僕從軍就能對中央造成莫大的威脅。如果有人說楚王忠心耿耿,那還不如直接說母豬會爬樹都令人可信得多,此時此刻羋臨還不得不跟他客客氣氣的互相寒暄問候。
楚王大大咧咧的坐下,莫大的榮譽對他而言好像吃飯喝水般應該如此一樣。
“有朝一日朕必要削平諸侯,讓後代君王高枕無憂!”剛誇完楚王的武德帝如是想。
“臣弟鎮北王羋戰代表北州十國叩見皇兄,願吾皇萬壽安康!”此為王朝第二大諸侯鎮北王羋戰,他年方十六卻生得魁梧不凡,頗有一番少年勇將的模樣,真是一個英武好少年!
如果說去世的顯仁聖皇做得最好的一件事是什麼?顯仁朝的老臣都絕對會說是鎮北王府內亂案一事的處置。
顯仁二十七年夏,鎮北王羋泰被王儲羋河弒殺,深得羋泰寵愛的羋河胞弟羋流憤怒難當率府內衛士起兵伐逆兵敗自盡。
其獨子羋戰在忠僕的護衛下逃往京師求援。顯仁聖皇聽完羋戰的訴說難得的勤勞了一次軍事,親率皇家龍驤虎步兩支衛軍攻伐羋河。羋河篡逆不得人心,敵不過皇家親衛後兵敗自殺。
關於如何處置無主的鎮北國,國內各勢力眾說紛紜。
北方諸侯要求平分鎮北國;其他方的諸侯就不爽了,他們就要求分得鎮北國財產,土地由北方諸侯平分;元老御史院怒了,他們要求把鎮北國全境改為郡縣,並摩拳擦掌的準備安插監察長;就連武仙兩方都要求能夠讓他們在鎮北國擁有宣道權。
老聖皇無奈的看著各方的奏章,苦悶煩躁不已。
這時皇儲羋臨攜鎮北國遺孤羋戰來了,羋臨什麼都沒說,只是拉著自己的堂弟拜在老聖皇腳下。羋戰從小作為鎮北國派遣的太子陪讀是在聖都皇儲府長大的,其視羋臨為親兄長,而沒弟妹的獨生子羋臨也視之為親弟弟,他此時帶著羋戰來拜求父皇,明顯是希望能扶羋戰上位稱王的。
老聖皇沉思半晌後叫羋臨退下,單獨留下了羋戰
。第二天,老聖皇發了份國書。大意是鎮北國遺孤尚在,應立羋戰為王,並派遣虎步衛駐守在鎮北國整整三年。
從那時起,鎮北國成為了皇家的堅決擁護者,並且鎮北王羋戰最後還付出了莫大的代價。
“呵呵,小戰,當了幾年王是不一樣了啊,你也坐吧!”武德帝微笑著看著自己的“弟弟”,並示意太監賜座。
“臣戰,叩謝吾皇賜座!”跟楚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帝國第二大諸侯鎮北王恭敬的謝恩叩首後才領坐的,他以此表達了自己堅決支援新皇的態度。
“小戰的王位就不削了吧,這孩子在關鍵時刻真靠得住啊!”如果在場的人知道這個將以“武”流芳萬世的武德帝當時居然如此兒戲的傻笑著想削藩之事的話,全都會當場跌倒吧。
“臣定西公羋旭代表西州九國參見吾皇,咳,咳,願吾皇萬壽無疆。”定西公,這個史上令人色變的名字。他在當時登基大典的形象只是一個七十歲高齡的瘦病老頭,好像下一秒就會去見先祖一般。
此時誰都不會知道,就是這個老妖怪,在他七十四歲高齡的時候起兵叛逆,並數次置武德帝於死地之中。
後來他突然“病死”,連武德帝都長吁了一口氣,嘆道:“定西公薨,吾無憂矣!”
武德帝一生幾大對手,定西公名列第一,是武德帝最畏懼的敵人。但從另一面說,或許他也是武德帝年輕時期最優秀的“老師”。
“老祖七十高齡還不遠千里來見朕,朕感激涕零,來啊,賜老祖坐!”不知為何,羋臨第一眼看見這個遠房爺爺就有種莫名的敵意,但他還得假裝親切口中叫著老祖。
“老祖天縱奇才,若非天意,朕必難敵!雖與我為敵,但實可敬,以王禮葬之,定西國裂為四國,賜老祖子孫分而治之。”若干年後,打敗了定西軍的武德帝看見羋旭屍首時如是說。
“臣東海侯佘赫代表東州二十國參見吾皇,願吾皇光耀千秋。”東海國,是唯一一個主動歸屬中央的諸侯。因為東海國是四大諸侯中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外姓族。在齊家內訌的時候,他們表示中立。內戰結束後,他們馬上就向勝利方歸降了。
作為蜀寧朝唯一懂水戰的世家大族,他們的恩寵卻從未斷絕,最差的族長都是水師衛帥,這也算是一大政治奇蹟了吧。
唱令太監宣道:“諸侯禮畢,武俠各派上朝晉見”
“草民俠義盟馬天遠叩見盟主陛下,願陛下武道綿長、仙福永享。”俠義盟,武道所謂正派之首。盟主是武道世家馬家,馬家《俠義功》擅長外功,陽剛武勇,馬家子弟一身銅皮鐵骨刀劍難開,拳能碎石,腳可破金,很多馬家子弟都是軍中教頭。
“草民冥域魔主(對內稱君,朝廷最不喜歡的武道勢力)陽霄叩見陛下,願陛下武道綿長、仙福永享。”冥域,武道的一個最奇怪的組織,他們的成員功法各異,講究個強者為尊。自成一子弟軍,常助靖曠軍禦敵。
“貧僧白雲寺方丈道空拜見吾皇,貧僧有一事請陛下主持。”白雲寺,仙道佛門聖地,功法祥和,講究助人向善,仇視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