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三老爺當時被髮配出去之時,
他的太太剛好懷了孩兒,所以便留下了京都柳家大房的屋子裡養胎。
生下了邵姨太之後,便一直留下京都裡面。
柳三太太為人端莊正派,不太與女兒親密,
招致邵姨太從小便跟柳大太太關聯最好,
與柳惠妃是一起兒長大的,簡直如同親姊妹一般。”
如此說來,林秋海便弄瞭解了這其中的關聯,
於柳家她有關注過,可是並不會像韓傾歌這般事事摸清。
要不是由於邵姨太嫌疑最大,她也不會注意到柳家。
“當今皇上英明神武,可是為人多疑,尤其在武將一事上最為多心。”
說到這個,韓傾歌忍不住壓低了聲音:
“在後宮中面,自從帝后去世,皇上便再沒有立過後。
現今天底下都知道,皇上最為疼愛的即是梁貴妃。
在後宮之間,除去梁貴妃此外,沒有哪個女人能夠讓皇上如此傾心。
柳惠妃是個機智人,封后無望,
又要梁貴妃珠玉在前,她是無法在後宮中面更進一步的。”
林秋海點了點頭:“沒錯,宮中都說,柳惠妃為人賢良淑德。
原先一直在昭儀的位子上,要不是生了皇五子,也無法升為惠妃。”
“既然如此,柳惠妃當然會把眼光投向宮外。
不過她根基尚淺,無法拉攏到什麼人罷了。”
說到這兒,她突然轉移了話題。
“對了,你可知道柳三老爺從桐城調回京都了?”
於這件事,林秋海顯然吃了一驚:“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怎麼我一點動靜都沒有?”
韓傾歌淺淺一笑:“你不知也正常,這只是是十天之前的事,戶部的調令還沒正式發下去。
柳三老爺又不是什麼大官,你如果注意到了那也難免太累了些。”
她接著答道:
“你也知道,柳家大老爺是戶部尚書,原先他對自個的這個弟弟頗有微辭,不太肯出招幫他。
這一次柳三老爺能調回京都,即是兄弟兩人開始冰釋前嫌的體現。
最少要不是柳大老爺幫手,他想從桐城那個小小的都事進到京都光祿寺裡面,那可是難上加難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