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人家餐廳的生意看上去還不錯,最起碼剛才人家的所有包間都已經訂了出去,就不明白是什麼樣的食客對這種餐廳還趨之若鶩。一家為了創新而創新,丟掉了味道的餐廳居然還活的挺好。
再回憶剛才吃到的,好像就沒幾樣菜是跟順德有關係,除了一道所謂的沙姜雞,好像就沒有別的了,是在要是硬說的話,那個乳鴿湯也算是一個吧,創新創的不只是把味道丟了,就連自己是誰恐怕都已經不知道了。
今天吃到的食材不能說不好,黑松露醬、m7和牛、東星斑這幾個食材都不算便宜,但是普遍的量都太小,一頓吃下來不但沒有吃飽,吃完後就覺得胃裡空虛,精神上寂寞,能食客吃出這種感覺,這家餐廳也算是絕了。
就不知道董大師當時的一句話說的準不準,像廚王那樣的餐廳餐廳都活不過一年,不由自主就惡毒地想,想等著看看,這家到底能不能挺到明年的國慶節。
......
顧冬雨的父母平和安靜,對於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了一個廚子這件事,起初是有些意見,但是最終還是尊重了女兒的選擇。
當姚遠失業後,父母還悄悄地每個月給顧冬雨幾千塊錢補貼家用。
對這樣的岳父、岳母,姚遠想進點孝心,但是平日裡挺難做到的,老兩口住在市中心,每次過去看一趟老人最少要用去半天的時間。
最多時候就是過去吃一頓飯,聊聊天,待不了多長時間就得往回走,而且老兩口喜靜不喜動,就沒有機會長時間的在一起生活。
看的出這次能把老兩口接到小院,顧冬雨是沒少做工作,但是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恐怕還是小可心兒,俗話說:隔輩兒親,沒有老人會不喜歡自己的孫輩兒。
恐怕這次姚遠的父母利用這個十一短暫假期,決定舟車勞頓地從大老遠的西北駐地回來平城,也多半是為了看看自己的小孫女。
這就完美了,把幾位老人安排在小院一住,便是理想生活。
每天水庫邊遛遛彎,溫泉池子裡泡泡澡,再讓廚房給安排好每天的一日三餐,有時間就逗逗小可心兒,再有時間就帶著他們周圍景區逛一逛,想想都美。
但是這一切都沒有告訴邊的老人,只是說夫妻倆在農村租了房,過一過田園生活。
弄不好顧冬雨的父母心裡還在擔心,是不是城裡生活壓力太大,只能躲到農村裡了?自己的寶貝閨女也不知能不能適應。
極可能還帶了些埋怨、帶了些氣惱,只不過兩個人的修養很好,把這些情緒藏在了心裡,臉上一點都沒有表露。
......
要說這個紅旗村距離城裡不太遠,也就五十公里的路程,但是位置真的有點偏,進山以後沒多久便駛離了國道,拐上了一條柏油小路,鑽進了大山溝。
顧爸爸看著山溝越來越深,路兩邊的山越來越高,坐在後座就開始不安:“冬雨,你們這到底是搬到哪裡住了,這窮鄉僻壤的越走越偏,我怎麼有種當年被下放的感覺?”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