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廚子很忙>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下第一相聲天團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四章 天下第一相聲天團 (1 / 3)

今天這幾位說相聲的,好像真的就是跑出來散心了。

大機率是因為仟兒哥的養馬場被拆了,心裡覺得不痛快,才想起來跑到紅旗村裡來清淨清淨。

仟兒哥愛玩,喜歡小動物,就乾脆自己在城南郊區租了一塊地方,辦了一個小動物園,當中養了很多矮馬、羊駝之類的動物,同時也是自己平日休閒、散心會朋友的地方。

但是隨著城建規劃,這塊地方保不住了,得拆遷。

就算是心再大的人碰到這種事情也都會覺得彆扭,仟兒哥這種情況下還能談笑風生,專心釣魚,這種鎮定功夫真叫人佩服。

可能像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看開了、活明白了,玩歸玩,不戀物、不貪心,真正明白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理。

最近這幫說相聲的連師傅帶徒弟,有事沒事的都喜歡往紅旗村裡跑。

自從春節過年的時候,郭老闆的相聲社分出來一隊學員在村裡撂地表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新學員在這種撂地攤表演的環境下得到了鍛鍊,收穫了粉絲,當然還有一份不錯的演出收入。

別看是在一個村裡的演出,那個簡陋的小戲臺,人氣已經比得上城裡的那幾個相聲園子,而且在這裡演出和那些小劇場演出還不一樣,這裡條件雖然簡陋一點,但是觀眾更放鬆,更願意跟臺上的演員互動,演出氛圍就更加熱烈,包袱翻出來就更響。

而村裡的人氣則被這個小小的戲臺帶動的直線上升。

這個號稱“相聲第一天團”的相聲社,那個號召力在相聲界是無以倫比的,甚至超過了一般影視明星的流量,到現在每個週末,只要是有演出的時候,湧進村裡的客人最少要比平日裡多兩成。

雙贏!

這就是合作雙贏的典範,這種雙方都能得利的合作在春節過後,就這麼一直保留了下來。

一到週末,去紅旗村聽上幾段相聲,再隨意找個農家院跟親朋好友吃上一頓美食,就成了好多人的週末保留節目。

最開始在村裡駐演的是九隊,攢底的就是張九靈,再到後來,除了張九靈沒有換過,剩下的演員就經常輪換,很多新學員也都特別珍惜能來村裡這個小園子演出的機會,演完一場還都不肯馬上下班,非得在村裡找個農家院吃一頓再走。

這樣不止師兄弟中間能多些切磋交流,還能跟剛剛聽完相聲的觀眾有更多的互動,就能收穫更多的粉絲,還是鐵桿的那種。

就這樣一來二去的,這些演員跟村裡的經營戶還有工作人員也越來越熟悉,儼然已經把這個村當成了相聲社的另外一個基地。

這種情況下,仟兒哥和郭老闆週末能跑到這裡釣魚躲一天清閒,也就不算是稀奇了。

姚遠就靜靜地看著仟兒哥用蔥花餅卷著燉肉,一口燉肉一口酒,在往嘴裡送上一大口蒜拌的苦苦菜,吃的那叫一個香甜。

郭老闆的興致卻是不太高,把貼餅子掰開了,沾著肉湯往嘴裡送:“蘇陽,你們的京劇社上個月又虧了三十多萬,這一年多下來可已經賠進去了兩三百萬了,這樣下去可不行,得想想辦法。”

看來別管多大的腕兒,也都是挺心疼錢,原來蘇陽領銜的京劇社每個月虧損幾十萬,這可還行?!

蘇陽本來打小就是學唱戲的,本門的京劇唱得好,郭老闆又對京劇有特殊的熱愛,現在讓蘇陽挑起來一個京劇社,就在城西區一家劇場定期演出。

但京劇在社會上的受歡迎程度跟相聲沒法比,說相聲只靠著火爆的門票銷售,就能養起來一個茶園子,還有一幫相聲演員。

可京劇不一樣,雖然被稱為國粹,可是現在很少有人聽,更何況是要花錢買票進劇場聽,於是就造成蘇陽挑起來的京劇社每天就是門可羅雀的狀態,那麼大的劇場需要付場租,幾十名演職人員都得發工資,可是怎麼都賣不出去門票,每個月賠那麼幾十萬還真不算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