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謙虛的回答:“差不多,人都到齊了差不多六十個人左右。”
胡經理用手指虛指了一下廚房的方向:“你真該聽我的,當初直接就上流水線,雖然說是貴點,但是每個月人工就能節約下來一大筆,而且那個流水線一開,生產效率比人工提高十倍都不止!”
姚遠給胡經理遞過去一瓶礦泉水,嘴裡苦笑:“你呀,為了推銷你那點裝置,真算是盡心盡力了,可是你也不想想,我真要是採購了你那些什麼烘乾機之類的生產機械,湊成了流水線,價格種類的先不說,這個流水線一開,生產出來那麼多東西到時候我賣給誰去?再說了流水線上下來的東西能跟我廚師手作的產品一個味道嗎?我買的可是食品。”
胡經理就不理解:“姚總,我覺得你保守了,現在市場上那麼多的包裝食品,不都算是預製食品嗎?當中哪一樣不是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從材料清洗、切配,再到加工,不同的產品用不同的裝置,就算是組成一個半自動的流水線,你成本都會下來一大塊。”
姚遠就不為所動:“就你說的那些個產品,你平常會買來吃嗎?那個玩意算是美食?”
胡經理就頗為明白,誇張的挑了個大拇指:“姚總你厲害,你這是想在預製食品的賽道上玩一把技術,用廚藝和技術含量搶出來一條路啊!”
姚遠就得意:“我們那個八大碗你也不是沒嘗過,那個味道是用你的流水線能做出來的嗎?除了八大碗,我們這邊的所有產品都會走這個路數,不追求產量、不追求保質期長、不追求市場佔有率,只求味道好吃,老百姓喜歡,與此同時我還能多僱幾個好廚子,多給渠道到上賣貨的兄弟掙點飯錢。”
姚遠這些
(本章未完,請翻頁)
話倒是沒有吹牛,這是他這麼長時間一來一直堅持的幾個原則中的之一,一個廚子出身的人會做什麼生意?但是就知道一條,不糊弄人,把食物的味道做好自然就會有客人光顧。
現在餐飲業的潮流居然就是去廚師化,出於一線店鋪租金高昂的緣故,很多餐飲店都把菜品的製作程式分解,把大部分的複雜製作過程都在中心廚房完成,剩下的以下部分簡單加熱的工序放到餐廳裡最後完成,這樣既能最大限度的擴大營業面積,也能少用幾個專業廚師,畢竟廚師的工資不算低。
這幫人管這個潮流就叫做去廚師化經營,沒了廚子的餐飲店賣的能是什麼正經東西?!
就是左一個調料包、又一個調料包而已。
姚遠其實最初就是看到這種潮流,身為廚師的他就賭了一口氣,才想著自己也鼓搗一個預製食品系列出來,你們不是叫囂這要去廚師化嗎?咱們廚師乾脆就弄點正經的好玩意,反其道而行之,來一個去餐廳化!
作為一個只打過兩三次交道的熟人,胡經理居然瞬間就懂了這位廚師出身的姚總的心思:“那我可期待你的產品出來了,到時候一定要每一樣都得買來嚐嚐!”
姚遠卻擺擺手:“正經的,黃經理,我跟您打聽一下,知不知道哪裡有好的海參和魚肚的進貨渠道,質量中上等的就可以,但是要能大量長期供應的?”
“你跟董氏烤鴨不是挺熟的嗎?他們家新開的店你不知道?他們新開了一家旗艦店名字就叫做‘董氏.海參’!他們敢叫這個名字,肯定有好的進貨渠道,你去直接問那位董大師多好!”胡經理張嘴就來。
姚遠就愣住了,這一段時間忙,都有日子沒有見過董振祥大師了,沒想到人家也沒閒著,這麼短時間就又開了一家旗艦店?聽這個名字就不簡單,這是把海參當做自己的主打菜了?那他這是要跟自己的老東家東星樓打擂臺、叫板的意思了?如果是這樣可就有熱鬧了。
胡經理看姚遠沒說話就好奇:“我說你打聽海參、魚肚幹嘛,也是要用在預製食品裡嗎?”
姚遠點點頭:“有這個意思,你說要是一份有幹鮑、海參、魚肚的正經的佛跳牆,一個標準的四人份,如果是做成預製食品的話,賣給你四百塊錢你覺得價格高不高?”
胡經理一看也是個老饕,聽到這幾樣食材就瞪大眼睛:“人均一百?!如果你用的都是真材實料的話,四百就太便宜了,餐廳裡的價格大概都在三百一位,如果是你出的預製食品,每位價格不超過二百,我肯定就會買。”
胡經理的話裡肯定有奉承的意思在,但是無論如果人居一百肯定也是有競爭力的,姚遠思量著、點點頭,嘴角不禁就掛上了絲笑意。
魯叔送自己的那一份大禮,怎麼也要想辦法用出去,那些鮑魚放在渠道里去賣也是一種方式,但總歸不如自己儘量多消化一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利潤最大化不是。
抬手看看錶,看到時間差不多了,就邀請胡經理:“走吧,去食堂坐會,等等你家老爺子、老太太,一起嚐嚐我們這個新開的食堂飯菜怎麼樣。”
......
(本章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