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下廚房裡,兩組對戰的廚師已經開始忙碌,樓上三位專業評委也坐不住了,溜溜達達就下到了廚房,後面跟著一位攝像大哥,全程記錄。
董氏烤鴨的小偉看來是對那個兔肉的處理方法已經有了主意,他準備同時也把臭豆腐也用在頭盤裡面。
看來董氏的融合創意菜,確實拓寬了小偉的思路。他準備把臭豆腐炸制酥脆,再配上用切碎的兔子肉調好的一個肉醬,作為頭盤,這個思路有點出人意料。
陳老爺子看著小偉在炸制臭豆腐,就問:“你的頭盤只是一個炸臭豆腐配兔肉醬?這個兔肉醬準備怎麼調味?”
小偉變忙碌邊回答:“兔肉醬我會參考西南地區喃咪的做法,用番茄、辣椒、大蒜、香菜調味,這樣灌入炸好的臭豆腐盒裡,希望評委們能喜歡吧,這種比賽,提供這種食材,簡直是太損了!”
小偉邊回答,邊吐槽,攝像機就在一旁記錄。
陳老爺子點點頭,旁邊的陳曉青開了口:“這樣的頭盤是不是太單薄了點?”
小偉看到陳曉青,有點意外,也有點開心,用手指了指一邊的烤箱:“陳老師好!不會單薄的,炸臭豆腐在頭盤裡只是點綴,我主要的食材是豬頸肉 ,為了跟臭豆腐的味道稍微匹配一點,所以在炭燒豬頸肉里加上了腐乳調味,再配一個用牛油果、小米辣加檸檬打製的酸辣汁。”
陳曉青滿意的點點頭,果然不愧是董氏的弟子,把臭豆腐跟兔肉結合到一起,採用了彩雲邊陲喃咪的做法,又有點像是火宮殿裡對油炸臭豆腐的處理手法,看來這道難題就算是被他給化解了。
炭烤豬頸肉裡面加了一味腐乳, 這就是追求整個頭盤的統一性,也還是不錯的創意。
小偉選擇這種做法,有點冒險,有點像是排雷,先把幾種不容易討喜的食材放在了一起,用了北方很少見的調味,來搏評委的味蕾,有可能會出現兩級分化的情況,就是喜歡的評委會非常喜歡,但是不喜歡的評委恐怕會很難接受。
主持人成蕊也湊了過來:“呀,炸臭豆腐,這個我喜歡,小偉大廚能不能多做出來一份,給我嚐嚐?”
小偉就無語,這不是在拍節目嗎?如今的主持人都能這麼放飛自我了?拍著節目跑來要吃的?
好吧,其實這種事在廚房不是挺常見的嘛,嘴裡便連忙答應:“行,好的,我給您多做出幾份。”
......
跟小偉那組的嚴肅認真相比,欒波大廚這邊的氣氛就顯得非常輕鬆。
四位廚子說說笑笑的,已經開始了擺盤。
他的第一道頭盤也用到了牛油果,用牛油果混合蘋果做了個塔塔,淡綠色的塔塔擺在盤
(本章未完,請翻頁)
子中間,上面蓋了一個用六十三度溫水,低溫慢煮的溫泉蛋,溫泉蛋上點綴了兩片薄荷葉,看上去就是個小清新。
同時把剝好皮的河蝦仁也透過低溫慢煮的方式處理好後,隨意地撒在盤中,同時為了改善口感,還在上面撒了些重新炸酥的油條碎。
整個頭盤給人的感覺就是春意盎然,擺盤頗有些國畫裡的大寫意的感覺。
看到三位評委走了過來,欒波先打招呼:“幾位師傅看到這個河蝦了嗎?有點意思,像這樣的河蝦在咱們平城可不多見呀!”
也是,就看那些潔白、晶瑩、粉嫩的河蝦,每個都有厘米長了,這完全可以算是河鮮中的極品。
所以,能看出來,欒波的思路是恪守頭盤的原則,用最新鮮的食材、最原汁原味的出品,去開啟評委的味蕾。
好吧,兩位大廚的思路還真是涇渭分明,一個是大開大闔的重口味,一個是淡綠潔白的小清新。
聽到廚師長招撥出菜,萱萱帶著幾位服務員便開始端著托盤,魚貫而出給各位評委的桌上上菜。
三十個大眾評委,再加上三位專家評委,每人面前一份。
董氏小偉的出品叫做:“彩雲印象”,大概是裡面打量運用了彩雲之省少數民族的烹飪手法吧。
國賓館欒波的出品叫做:“春天的味道”,好吧,這個沒有什麼可說的,整個擺盤就是個初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