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爽!”
譚海連嬉皮笑臉的力氣都沒了,可見他有多“痛苦”。
可即使是這樣,這傢伙仍舊一副死腦筋,不敢讓杜淮山上手推拿。
“營區門口前怎麼忽然熱鬧起來了,好像來人了……”
昨日騎兵隊歸營,都沒有現在這般熱鬧。
杜淮山嘟囔一句,帶著譚海向隊伍前擠著。
“淮山哥,你輕點兒!疼!”
……
難民隊伍前。
站著幾名穿著土黃色軍裝計程車兵,領頭的年輕士兵,手裡捏著一份大字報,似乎是要宣佈什麼事情。
“咳咳……安靜一下!”
良久,見人圍過來得差不多,年輕士兵咳嗽兩聲,展開大字報,開始朗讀:“自安國五年十一月七日起,新屯城被破,奉侯城政府積極開展賑濟工作,除自謀生者300餘人,共計收容907名。”
“因今政府財政赤字,物價騰貴,糧存有難,收容之事未能延續,現擬定三條方策:一,凡無疾病者,可前往奉城西外牆修繕工事,包吃住,銀元每月五枚。”
“二,凡年十六至三十五間,無疾病,體力優良者,可參與報名營州三省陸軍講武堂第173屆冬季徵兵,賞銀元十枚安家費,包吃住,每月軍餉五枚銀元。”
“三,以上均不參與者,領銀元三枚,自謀生路;望眾人五日之內,儘快落定,五日之後,營帳關閉;安國五年十一月九日,奉侯政府頒立,上面有大帥親籤!還請諸位看看清楚……”
話音一落。
難民們頓時議論紛紛。
“當兵好啊,安家費有十塊銀元呢!”
“切!當兵多危險啊,真讓你上戰場,妖鬼一口就會把你吃掉!還是修城牆安全!”
“修城牆的活太累,倒不如白領三塊銀元,去屯城發展!”
……
眾人對於奉天政府頒佈的這三項要求,倒是並未有什麼怨言。
說白了,真有親戚朋友可以投靠的,早就自謀生路了,如今還肯留在難民營帳的,都是沒門道的。
如今這亂世,政府能給條活路,不錯了。
“終於招兵了!”
杜淮山聽到第二條,面色一喜。
就在他準備擠上去詢問時,年輕士兵收起大字報,忽然撩頭一喊:“你們中,誰叫杜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