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事要是在三日之前,讓百里雲和百里啟比試射覆,或許他還有些擔心。
但是在這三日裡,孔經平已經將易理傳授與他,他已基本掌握推測之法,心中也有了不少信心。
這時,只見孔懷德微微一笑,緩緩地道:“按照剛才的商定,我會出三道射覆之題。”
“這第一道題相對寬泛一些,與我們書院有關!”
他說著,右手上散發出縷縷靈氣,緩緩地形成四張網,將東南西北四方圍住。
緊接著,他連續毀掉三個方位的網,走了兩步後,又將最後一面的網也毀掉。
隨後,他又故意看了看百里雲,上官傑等六七人,最後又看向百里雲和百里啟,示意他們可以開始了。
百里雲原先見孔懷德變出四面網,隨後又毀去三網,還以為他覆的是成湯。
因為典籍有載,成湯見打獵的人四面張網,並禱告天下四方的鳥獸都到網中。
成湯覺得這樣是竭澤而漁,故而建議他們把網收起了三面,給鳥獸留下一條生路,這就是網開一面的典故,同時也符合儒家仁政的主張。
但是他見孔懷德將最後一面網也毀去後,一時間竟有些不明白了。
“伊尹!”
這時,突然聽到百里啟的聲音回答道。
百里雲聞言,知百里啟引用的是伊尹輔助成湯的典故,射的應是成湯,不由地暗暗搖頭。
果然如他所料,只見孔懷德搖了搖頭,否認了百里啟的答案,隨即又看了看百里雲等六、七人。
百里雲見狀,突然想起論語中有一句,“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這正好是場上提示。
隨即他又想到孔懷德毀去三面網後,又走了兩步,才毀去第四面網,那就應該是論語中的“三思而後行。再,斯可矣。”
見這兩句都是出於論語,而且孔懷德也說過此物和書院有關,那就應該指的就是論語一書。
想到這,百里雲笑著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百里啟聽到他的話,立時反應過來,知道孔懷德覆的就是論語,不由地臉色大變。
果然,孔懷德聞言,看著百里雲微笑點頭道:“不錯,這局是百里雲勝出!”
隨即又將射覆之理簡單說了出來,眾人聽了他的解釋,這才明白過來。
特別是張宇,拍了拍腦袋,耿直地道:“孔師哥,你這題不要說猜,就是解釋都讓我頭疼!”
眾人聞言,都被他的話逗樂,忍不住紛紛大笑。
孔懷德待眾人笑罷後,又看向百里雲和百里啟道:“你們注意了,現在我出第二題!”
說罷,他朝不遠處看了看,又開口道:“人!”
百里雲和百里啟聞言,皆是一愣。
要知道射覆雖然可以從現場找到一些蛛絲馬跡,但是現場與人相關的東西何其多,他們兩人一時之間又哪裡猜得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