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宋嫡子> 第十九章 不可一錯再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九章 不可一錯再錯 (1 / 3)

趙匡胤一直覺得,母親杜太后臨終前的顧慮是很有道理的。

國家的安定,社稷的傳承,確實仰賴於年富力強的君王。

殘唐五代以降,百多年亂世以來,中原王朝的那些年輕的繼位之君,有幾個靠譜有為的?

總共一個半。

後周世宗算一個,後唐莊宗李存勖有始無終,虎頭蛇尾,只算半個。

沒了。

因此,近些年裡,趙匡胤一直在大力栽培二弟趙光義。

先是封他為晉王,甚至讓他擔任只有儲君才能兼任的開封府尹。

可以說,他這個弟弟眼下是雖無儲君之名,卻有儲君之實。

趙匡胤不是沒有動過念頭,百年後直接傳位給自己的兒子。

但偏偏大兒子趙德昭一直以來荒唐不爭氣,他也就慢慢熄了這個念頭,專心一意扶植二弟。

可是,趙德昭近來的亮眼表現,卻讓他重新在兒子身上看到了希望心裡那個熄掉的舊念頭,又慢慢浮上心頭。

一邊是手足兄弟,母親遺命,榻前誓約。

一邊是自己的親生骨肉,哪有老父不憐子?

國家社稷,父子兄弟,交織在一起,難。

怎麼辦,怎麼辦呢?

在庭院裡徘徊猶疑了許久後,趙匡胤忽然返回寢殿,取了佩刀掛在腰間,然後大步而出,只叫了兩個貼身內侍隨行。

他出身市井,武藝精強,微服私行是習以為常之事。

外面正下著大雪,趙匡胤踏雪而行,徑直出了皇城,步行穿街過巷,到了宰相趙普府邸前,直接拿佩刀開始打門。

見到皇帝突然深夜微服駕臨,府裡的人慌得麻了手腳,不知道應該接待聖駕才不怠慢。

倒是趙普鎮定如常,吩咐只在後園亭中設下兩張小案,一個碳爐,擺上幾樣小菜,溫上一壺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