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天華心裡明鏡高懸,他頂著巨大壓力,將這些政令和任命,堅決地推行下去。
他認為準確的事,不能瞻前顧後,優柔寡斷。
“報告!”
門口一聲低喝,一下子打斷了陳天華的思緒,將他拉回到眼前,他回身一瞧,是內衛司司長袁方。
“呵呵是袁司長啊,有啥事?”
陳天華指了指房間裡的沙發,向前幾步先行坐在上首位,翹起二郎腿,嘴裡含著雪茄,面無表情地目視著袁方。
“稟大元帥,屬下接到密報,說海外數個同盟會首腦人物,陸續從東京等地,乘海輪到達廣州,準備在廣東全境成立新的政府,據說上海的陳琪美也已趕赴羊城,共商建國大計。”
袁方低頭彎腰,畢恭畢敬彙報著。
現在推行新文化、新禮儀,拱手作揖等取消了,軍人就行舉手禮,文人則行舉目禮,拜會也是雙方握手為主。
袁方目前掌管共和軍內衛司,共和國正式成立之後,那就是中央情報司,他以前的軍諮司海外組織,就很自然轉到了內衛司,所以,東京方面的會黨有啥動靜,他這邊知道的一清二楚。
陳天華聽罷,眉宇不經意間微微一皺,猛吸了口雪茄之後,將半截煙掐滅在菸缸裡。
“大元帥,我們是否可以行動?”袁方見陳天華的掐煙動作,心裡一個怔愣,連忙問道。
“行動什麼?”
陳天華不悅地白了袁方一眼,他不喜歡屬下無端猜摸他的心思,“繼續監視,搞清楚有哪些人參加,尤其是軍方代表,還有,上海方面要加強監視,陳琪美是個激進分子,我怕他下一步會弄出什麼新花樣來,讓大家都下不了臺。”
“明白了大元帥,屬下先行告退。”袁方微微鞠躬,然後退出大元帥室。
陳琪美跟自己喝起了反調,這是陳天華開始時,完全沒有料到的,這應該有許多因素在其中。
第一個因素,應該是顏面在作祟。
在陳琪美眼裡,陳天華就是陳土根,一個土裡土氣的鄉巴佬,既沒留下洋,也沒有什麼強大的會黨作後盾,開始時小打小鬧,依仗著李府勢力,慢慢地就蹬踏開來,豢養起自己的人馬。
陳琪美以革命會黨先驅者、領導者,以及義兄身份,一直在拉攏陳天華,希望他參加自己的會黨,共同反清,將來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陳天華自己卻單獨起事造反了,而且一舉成功,自然而然地成為了領袖人物,這讓陳琪美反而變成被收編物件,這顏面和自尊何存。
第二個因素,估計是個人野心與境界。
陳琪美個人野心勃勃,權力慾望十分強烈,早年他棄商從政,留學東瀛,加入會黨,無非是想利用這些杆子往上爬。
他也清楚,清王朝氣數已盡,倒臺是遲早之事,今後群雄逐鹿,他非常熱衷參與,至少想成為獨霸一方的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