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二個地區,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完全響應共和國憲章,那就是上海和廣東省,他們均認為海外革命會黨,才是正宗的民主革命者,中國的大局,應該請他們來主政。
瑪的,這是哪門子邏輯?
李興鴻、羅二虎、顧祝年等人,紛紛表示太不可理喻,如若勸解不成,則用武力統一。
陳天華制止了,他認為戰爭能避免則避量避免,可先放一放,給大家深思熟慮的時間,暫不要再去勉強,先將共和國政權建立起來,穩定既定局面,搞好經濟建設。
首先,他將盛宣懷,李經方,李存智,辜鴻銘等人請出來,讓他們組閣中華共和國臨時政府,由盛宣懷出任總理,李經方、李存智出任副總理,辜鴻銘為政府秘書長。
成立外交部,由辜鴻銘兼任外交部長。
成立財經部,由李經方兼任財政部長。
成立軍政部,由李存智兼任軍政部長。
成立教育部,由蔡鶴卿兼任教育部長。
……
成立國會籌建委員會,請蔡鶴卿和梁啟/超這兩位先生,國內外聲望高的思想家,分別擔任主委,副主委,由他們邀請海內外有識之士,共商建國大計。
陳天華就勢,大膽地解散了各省臨時軍政府,將軍隊和民生經濟分開,各省、州、縣建立三級政府,主抓民生經濟,而地方警務、治安的警察署/局,暫歸於各地駐軍轄制。
原各省督軍,改為駐軍司令官,原則上轄制為一個正編野戰師。
設定海陸軍大元帥為共和國軍隊最高統帥,下轄總參謀部,陸軍部,海軍部,後勤部,軍械部…
陸軍編制為整編四個軍,十六個師,一個首都警衛師,一個騎兵獨立師,其他輜重部隊等,共計二十二萬作戰部隊。
海軍分為東海艦隊,長江第一艦隊,長江第二艦隊,福建海防艦隊,共有巡洋艦等大小軍艦,供給艦船共百餘艘,海軍官兵七萬餘人,含海軍陸戰隊一個師,海岸江岸及軍港守衛部隊等。
其中,東海艦隊目前有新舊巡洋艦七艘,其它魚雷艇,補給艦等十五艘,是共和國唯一的遠洋作戰艦隊。
當然,在短短數月間,做出如此重大決策和調整,尤其是軍政兩權分離,職位設立與調整等,這都是陳天華力排眾議拍板決定的。
因為他清楚,當下絕大多數人的政治覺悟,還停留在軍事割據的情況下,沒有多少人真正懂得所謂民主、共和,這時候搞所謂的大民主,只會產生無休止的爭吵,不利於局面穩定與發展。
有的時候,就需要適當的獨裁。
不過,他的這些武斷舉措,自然引起不少非議和不同意見,甚至於是反對的聲音。
取消各省軍政府,督軍制,搞軍政兩權分立,實際就是在搞“削藩”,自然剝奪了一些人的野心和權力,當然不爽呵。
只是,這些人威攝於陳天華手上強悍的軍事、經濟實力,不敢公開跳起來反對而已,但私底下呢,還是存在不少暗流,一有風吹草動,這些人就會伺機跳出來。
於是,下面流言蜚語四起,有人說他搞獨裁,任人唯親,權力過分集中,不是搞真正的民主共和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