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在這裡構思還滿意嗎?”鸞蓉俏皮地問。
“滿意,當然滿意了!”陳天華點了點頭讚歎道。
就說話這功夫,幾名女傭就進廂房,將四周燭臺、燈籠裡的蠟燭全點燃,一時間裡是紅霞普照,燈火闌珊。
一位侍女端上一壺溫熱的女兒紅黃酒上來,鸞蓉親手在一對酒樽裡倒上酒,道:
“將軍,蓉兒先敬你一樽酒,預祝你詩路開通,馬到成功!”
“好,有姑娘的吉言,陳某一定賦出一首驚世駭俗之佳作,助蓉兒姑娘榮摘花魁,幹…”他也慢慢將鸞蓉,改稱為蓉兒,顯得親切些。
“幹…”
兩人抬手幹了樽中之酒。
“好吧,蓉兒姑娘,你忙你的去吧,容本人在此好好想想,構思一下,應該可以賦寫出來的。”
“嘻嘻,太好了。”鸞蓉笑盈盈地移動蓮步,徑直走了出去,順手把門虛掩上。
廂房裡,陳天華獨自一人慢慢飲著女兒紅酒,開始在頭腦中搜刮唐詩宋詞三百首中,描寫端午佳節和夜景的佳作。
腦海裡像放電影膠片似的,一首首過記憶中的唐詩宋詞,好在後世自己從小文學功底和修為還算不錯。
苦思冥想約摸一個小時左右的功夫,他終於想到有一首‘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這是在後世的小學五年級背誦過的,像是描述宋時的端午節,主人翁當時正逢兵亂國破,逐流寓湖廣一帶,這首詩詞也算湊合。
現大致想到有了個輪廓。
對,應該是宋代陳與義的《臨江仙》
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紅,無人知此意,歌罷滿簾風。
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牆東。
酒杯深淺去年同,試澆橋下水,今夕到湘中。
這時,陳天華在腹中反覆回憶,他端著酒樽、嘴裡唸唸有詞,完全沉浸在‘創作’之中。
他將最後一句‘今夕在湘中’改為‘今夕在江中’,因為這是湖北,長江古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