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祝年看在眼裡,他知道義兄是俠義心腸,見不得窮苦人,總想做些什麼。
他想了一下,對老大娘說道:“阿婆這樣吧,我們買10顆茶葉蛋存在這裡,以後每次多發一個給他們吧。”
宋小牛聽了禁不住地點了點頭,表示讚賞,那阿婆心領神會,起身走到門口便吆喝道:
“小狗娃快過來,今天阿婆賣得兩碗羊肉面,多給你們一顆茶葉蛋。”
小乞丐們一聽說可以多得一顆,眼睛睜的雪亮,立馬跑過來。
那個叫小狗娃的,哪管什麼燙不燙嘴,接過來就往嘴裡一含,再放在手裡,如此反覆,不浪費一絲一毫的汁水。
宋小牛這才心平氣和地吃完羊肉面,連湯汁都喝得一乾而盡,末了讓大年付了帳,順便問清楚往內河碼頭的路線,抹了抹嘴,就離開了阿婆麵館。
……
當兩人從客棧床上醒來時,天色已近黃昏。
這覺睡得正香。
起身洗了把臉,準備下樓去退房。
樓下的客棧前臺已經排起了隊伍,都是來登記住宿的,退房的只有宋小牛那一間。
見是退房的,前堂夥計很熱烈接待,只是一個白天算半價。
顧祝年遞交了房鑰匙,並結清了房錢和早餐,等到樓上的查房夥計喊了一句,前堂管事的才道一聲:“好了,兩位請便。”
宋小牛和顧祝年倆人,沒有單獨在客棧開房住宿過,根本不瞭解退房時,店家需查房的程式與含義。
想來是店家怕客人遺忘了物品吧。
可他們兄弟倆思來想去了一圈,也沒想到有什麼值錢的物品,都帶在身邊了呀。
二百步之外就是內河碼頭,這裡是客運與貨運混合碼頭,各路商船皆在此下貨上貨。
雖然這時太陽已經落山了,但碼頭上照樣是一片火熱場面。
也許是接近年關,各地需要糧食和各種年貨,貨物調運異常忙碌。
那些苦力們捲起褲腳,上身只穿一件薄衫,脖子圍著一條擦汗毛巾,在船前排隊等著抗米袋子。
船上站著卸貨的大漢,張口大喊道:
“兄弟們,加把勁,這船就要開了!”
抗米漢子們大喝一聲:“再加一袋!”
宋小牛和顧祝年倆人見了都是觸景傷情,勾起了在日租界東碼頭那一幕幕傷心事。
去往蚌埠的客船是二個小時一班,來的早的就只能再江邊等。
臘月間的日子,江水沒有那麼滿,碼頭下面的基石都露出來了。
左右是沒有開發的岸灘,江水一輪接著一輪的拍在岸灘的礁石上,濺起一朵朵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