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大熱天,坐船之人著實不少,京杭大運河作為江南水鄉的運輸大動脈,流量巨大,人來人往上下人多。
宋小朱把背在背後的包袱橫置在胸前,雙手緊緊扣住,畢竟全部家當都在裡面。
顧祝年遞上一個大饅頭,這是他臨上船時,在武林門碼頭足足買了六個大饅頭。
宋小牛靠著船艙柱子啃了半個饅頭,就聽見船上售票員扯著嗓子大喊:
“前面停靠碼頭就是錢清,要下去的乘客做好準備!”
“小牛哥,我們到了。”顧祝年對宋小牛低聲提醒。
宋小牛隻得把半個饅頭放進袋子裡,緊抱著包袱,和顧祝年隨著人流往後甲板緩慢移動。
夏日的河水沒有那麼滿,碼頭下面的基石都露出來了,左右是沒有開發的岸灘,河水一輪接著一輪的拍在岸灘的礁石上,濺起一朵朵水花。
慢慢的碼頭上行人越來越多,講的基本都是家鄉話,顧祝年聽的入神,甚是欣慰。
他有一年多沒回老家裡來了,不知道家裡人怎麼樣?
輪船靠上碼頭,倆人跳上了岸,到望石村還得租條小划船下去才行,倘若走路到天黑都到不了家。
在鄉下,水路比陸路快,那時候許多地方都沒有橋。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江中心出現了一條小划船,倆人二話不說就跳了下去。
小船很搖晃,幸好宋小牛也是淮河邊長大的,若是不識水性的北方漢子初來乍到,怕是要暈船的。
船伕用家鄉話問:“到那塊子去哦?”
顧祝年也用錢清話答道:
“我們要到望夫村!”
船伕一聽還是正宗的本地話,不禁來了興趣,一路上邊走邊聊天道:
“你是從那塊來的啊?”
顧祝年此刻心情放鬆,隨口答道:
“我從杭州府城來,回家探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