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母親說,一塊銀圓在市面上可買二十斤大米,八尺粗布,七斤豬肉……
陳天華決定將釣杆增加至十二支,分成二組,大姐亭娟和小妹幼娟各一組,每組負責六支釣杆的串、摘、放。
每組單迴圈時間要縮小至四十五以內,最好不超過四十分鐘,這樣就提高單位時間內迴圈次數,提高效率,將利益最大化。
下午,陳天華對亭娟和幼娟姐妹倆,進行了串蚯蚓、摘蝦、放杆的流程操作訓練,反覆操練強化,提高熟練程度。
大姐亭娟平時裡放紗織布,是做慣針線活的,所以很快掌握了操作流程,手指靈活度比幼娟強出不少。
陳天華也對釣鉤的倒鉤刺,做了加強和改進,要讓大蝦們一碰上鉤就掙脫不了。
誘餌引子也是多準備和改進,注意到穀糠要再抄焦些,增強香味勾引,蚯蚓要細長紅色的,粘性好不容易斷。
另外,為了裝蝦,把家裡兩隻水桶連帶扁擔一起挑著去河邊,回來時可省去不少力氣。
精麻絲線在湖水裡浸泡幾個小時之後,鬆軟之後容易斷裂,這個每天都要換上新的絲線。
這精麻細線是整個釣蝦過程中的易損耗物品,也是返回家裡最耗時的一件事。
但這個必須每天得做的功課。
翌日卯時。
公雞剛啼鳴,陳天華已從小床上一躍而起,他立即到西廂房搖醒了衛娟和幼娟。
姐弟妹仨顧不上怎麼洗臉,拿上工具,挑起水桶,踏著湖邊晨露的小草,大踏步前行,為了爭取清晨的寶貴時間。
他們三人來到昨天垂釣地點傍,開始了新一天的「野釣」作業……
約摸到上午十點鐘,他們共完成了三個半的雙迴圈,釣得青殼鮮活大蝦約摸在十二斤左右。
哇呀,已完成即定目標。
陳天華環顧一下姐妹倆,瞧見她們都累得癱軟在湖邊草地上。
是呀,近四個小時不停的串、摘、放,兩隻膀子和手都沒有停下,時間一長就肌肉痠痛。
他是個男人,還經過特訓也覺得有些累,何況她們姐妹倆呢?
“幼娟,別睡在草地上啦,那都是露水溼氣重,會進入人的身體裡,這很容易得病。快帶大姐去湖邊洗洗手,再洗把臉,回來吃早餐,我今天帶來了早餐。”
“嗯…”
幼娟應諾著,轉身與衛娟比劃著手勢,兩姐妹去湖邊洗臉、洗手去啦。
非農忙時節,紹興鄉下習慣是二餐,即上午十點左右第一頓也叫早餐,下午四點半的樣子,才吃第二頓叫晚餐。
陳天華將隨帶的一個竹藍子,放在草地上,從中掏出四個熟雞蛋、三個蕃薯,一個陶罐裡裝的濃綢的白米粥,還有一小碟腐乳。
這是昨晚母親特意準備的。
他用小布袋鋪在草地上,將雞蛋、蕃薯放置在上面,然後自己也到湖邊洗手洗臉去啦。
洗完手回來,她們正在興高采烈的喝粥、吃雞蛋和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