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難民應該不是從叛軍鐵騎下逃出來的,他們很難這麼短時間內大量的湧來平涼。
人群中,一個瘦弱的老婦跪在地上,雙手合十,向著城牆上的守衛磕頭:“求求你們,開開城門吧,我這小孫子已經兩天沒吃東西了,再這樣下去,他可怎麼活啊!”她身旁,一個五六歲的孩子餓得雙眼無神,虛弱地靠在她身上,連哭鬧的力氣都沒有。
當楊玉環等人的車馬浩浩蕩蕩出現在城門外,流民們紛紛回過頭來,用一雙雙發著綠光的眼睛上下打量著軍隊。
楊玉環也被車馬外的熙熙攘攘所吸引,探著腦袋掃過一張張消瘦的臉。
城門上的一個將士看到軍隊的到來,立刻下令開啟城門。城門緩緩開啟,沉重的吱呀聲在喧鬧中格外刺耳。
就在城門開啟的瞬間,洶湧的流民不顧一切地朝著城內湧去。
“退後!都給我退後!”士兵們大聲呼喊,聲音被淹沒在流民的哭喊聲中。他們揮舞著長棍,毫不留情地朝著流民的腿上、身上打去。一時間,哭號聲、叫罵聲、棍棒擊打□□的悶響交織在一起,場面混亂不堪。
那老婦被人群擠倒在地上,一雙雙腳從她身上踩過。
有將士從城裡跑出來,到李琩馬前行禮。
“元帥。”
“這些流民是什麼情況?”李琩問。
“這兩日涇水洪災,淹了些田地,平涼城又無法容納這麼多亂民,杜副使怕他們影響城中秩序。”
杜副使?楊玉環一愣:“哪位杜副使?”
“杜鴻漸”李琩答到。
完了。
楊玉環心想。
歷史上杜鴻漸為了給自己謀官,就暗中命人在平涼修建了與長安比肩的豪華宮殿,引起民憤。
她居然忘記了在平涼還有這麼一個隱藏的大雷。
再看從官兵棍棒下爬起來的百姓,她瞬間覺得頭皮發麻。這群百姓該有多恨自己啊。她連忙對身旁的李琩說:“快制止他們,怎能如此對待百姓!
李琩勒緊韁繩,提高音量,對著士兵們喊道:“住手!都別打了!”士兵們聽到命令,動作一頓,紛紛停下手中的棍棒,退到一旁,可流民們依舊在往前湧,秩序依舊混亂不堪。
“大家稍安勿躁,我們這就為你們搭建營帳,請大家稍作休息,我們在城中準備一下,再迎大家進城。”
李琩又轉頭對那迎接他的將士說道:“速去清點城中糧草,統計可供應人數,再派人在城外搭建簡易營帳,安置流民。”將士領命,迅速跑回城中安排。
一進城門,就看到杜鴻漸極盡諂媚地站在門內,身後甚至還跟著太監,太監手中漆盤上還放著一個茶壺,還有一杯熱騰騰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