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0章 講道理 (1 / 3)

“所以,這個故事怎麼樣啊!”

“好,講的好啊!”

“再講個故事啊,沒有聽夠啊!”

“再講一個故事。”李淳風說道。

範大福繼續說道:“我再講一個故事啊!”

老子說:不固執己見,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彰顯;不自己誇耀,反能見功;不自我矜持,反能長久。

老子這幾句話是教導人們不要驕傲自滿,更不要主觀和自以為是,而是應該寬厚謙虛待人。

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要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要以古人聖君為榜樣,“功在天下”,“功在國家”,而且為人謙虛,覺得自己沒有什麼貢獻似的,這樣的人才真正達到了道德修為的至高境界,而且眾人雪亮的眼睛也會看到他的才學修為。

所以一切就如佛家說的那樣:“我度眾生,眾生亦度我。”

在華夏國古代,像老子口中的“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人物就有一個很值得我們效法,他就是被尊稱為“大樹將軍”的馮異。

馮異,字公孫,是潁川父城人,東漢中興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一。

他早年曾為王莽效力,後來投降劉秀並立下汗馬功勞。

據史書記載:“異為人謙退不伐,行與諸將相逢,輒引車避道。進止皆有表識,軍中號為整齊。每所止舍,諸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及破邯鄲,乃更部分諸將,各有配隸。軍士皆言願屬大樹將軍,光武以此多之。別擊破鐵脛於北平,又降匈奴於林闟頓王,因從平河北。”

地皇三年,劉秀起兵,馮異以郡掾的身份監守五縣,跟著父城長苗萌共同守衛城池,抵抗劉秀。

沒過多久,劉秀就帶著大隊人馬來到潁川,但是攻打幾次父城都沒有成功,便屯兵巾車鄉。

期間,馮異出巡屬縣時,被劉秀手下的兵士抓住,當時正好他的堂兄馮孝和同鄉丁琳、呂晏都在劉秀手下,在二人的推薦下,劉秀召見了馮異,希望他能留下幫助自己。

這時,馮異對劉秀說:“異一夫之用,不足為強弱。有老母在城中,願歸據五城,以效功報德。”劉秀點頭應允,放他回去了。

馮異一回到父城,就去拜見了苗萌,並對他說:“今諸將皆壯士屈起,多暴橫,獨有劉將軍所到不擄掠。觀其言語舉止,非庸人也,可以歸身。”

苗萌說:“死生同命,敬從子計”。

不久,劉秀率領大軍南還宛地,更始帝前後派十幾名將領來攻打父城,馮異都堅守城邑,絕不投降。

而等到劉秀升任司隸校尉,再過父城時,他則大開城門,獻上牛酒,歡迎他的到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