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南先生,你看王易說的,不會是真的吧?”袁尚拉著審配來到了內城一處沒人的地方,急切地問道。
審配的臉色很難看。
他當然不願意相信王易說的是真的。
什麼帶三十萬雄兵前來討伐冀州,聽著就跟開玩笑似的。
你有這個能力神不知鬼不覺地把三十萬人送到冀州來,那要拿下冀州還不是早拿了,還用等現在?
可是審配這樣的人,稍微一琢磨,就知道王易不會說這樣的虛言,沒有意義。
誰都不會被這樣的虛言所嚇倒。
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才很有可能是真的。
“情況不妙,三公子。”審配低聲道。
袁尚也算是少年英武,不然歷史上老爹沒了之後,也不會得到大部分人的擁戴,而且和曹操一直戰鬥到了最後一刻,雖然曹操好像很看不起袁紹這幾個兒子的樣子,可是實際上呢?袁紹沒了,而且在官渡倉亭兩戰丟掉了數十萬人馬之後,袁譚袁尚兩兄弟在相互爭鬥的情況下,還讓曹操足足花了三年,才徹底地平定北方,可見袁尚並不像很多人以為的那樣無能。
“正南先生的意思是說,王易說的,很有可能都是真的?”袁尚低聲道。
審配點點頭:“天子禪位給劉備……這種事情,實屬駭人聽聞,正是因為這樣,所以真實性才高,沒有人會編出這種駭人聽聞卻合情合理的謊話來的。而且王易好歹是漢室宗親,當著城內這麼多雙方士卒公然表示自己的父親當了天子,除非他是打算把這麼多人滅口,否則的話,傳出去,他也是個僭越的大罪!”
“那帶著三十萬人來……”袁尚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個反而可能半真半假。內城下起碼有數萬敵軍,而且之前他們從四門進攻,勢如破竹,三公子你也看到了,兵力不夠多,士卒不夠精銳,是做不到這一點的。不管有沒有三十萬,可是在這鄴城之下,至少有數萬敵軍,這些人不會從
天上掉下來,那麼一定是有大量的敵軍進入了冀州!可是劉備的地盤上能夠透過冀州的,只有青州方面,除非……”審配道。
“正南先生,你是說我那大哥……”袁尚神色一動。
“不然審配想不出還有什麼可能性。只有可能青州的大公子率眾向劉備投降,讓開青州的道路,劉備的兵馬才有可能大量地出現在鄴城外。三公子,你回想一下青州到冀州的路線,只有那條路可走!從樂安過黃河,然後走清河、鉅鹿這條線,才能夠避開黃河沿岸的我們的十萬大軍,到達鄴城之下!所以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劉備確實已經接受了天子的禪位,然後他趁著主公和曹操對抗的時候,用某種方法,收買了大公子,然後透過青州,直接來攻打鄴城!”
審配的分析很有條理,袁尚也是連連點頭,因為怎麼想都沒有別的可能性,那就只有唯一的一個可能性了,哪怕這個可能性看起來是如此的無稽。
可是在袁尚和審配看來,這可不能算是什麼無稽之談,反正袁譚和他們是對立的,而且已經明顯失寵,這次攻打曹操的關鍵之戰,袁紹都讓袁譚靠邊站,而讓袁尚負責重要的駐守鄴城的任務,他的態度,其實已經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