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就看到了諸葛亮。
“確實很帥啊。”
王易在心裡想著,不過帥哥他見多了,象諸葛亮這種身高八尺,明明看起來很魁梧,卻自然帶著一股飄然若仙之態的人,還是很少見的。
“少使君名滿天下,卻屈尊來見亮,亮甚是惶恐。”分主客坐下之後,諸葛亮行了一禮,然後道。
“諸葛先生不必多禮。雖然之前沒見過諸葛先生,可是令兄在我父麾下做事多年,加上王易與徐元直龐士元都是莫逆之交,對先生,也是神交已久。這次能拿下荊州,還是虧了先生那條驅狼吞虎之計啊。”王易笑道。
諸葛亮也不由得笑了起來,自古只有驅虎吞狼,哪有驅狼吞虎的?狼不是虎的對手,讓狼去吃老虎,那還不是被老虎反過來給吃了。
荊州不就是這樣嗎?想要去攻打劉備,結果被劉備反過來吞掉了。
“自黃巾、董卓以來,漢室衰弱之勢,已經不可逆轉,然而天下人心還是思劉漢的。亮也不例外,好不容易有騾騎將軍以徐州為基業,得少使君相助,虎踞東南,有吞吐天下,匡扶漢室之像,亮又怎麼能不出一份力呢。只不過拿下荊州之後,劉皇叔霸業已成,整體戰略也有不少使君把關,重還舊都,恢復漢室,也是指日可待了。”諸葛亮笑道。
“人才,總是不夠的。我父用新政,最匱乏的,就是有效的人才不夠多。各地的治理,有先有後,一個出色的治理者,就可以改變一地的面貌。治政如此,作戰也是如此。諸葛先生有大才,還望能主動出擊,協助我父,匡扶漢室啊。”王易正色道。
諸葛亮搖著扇子,半晌沒有回答。
王易也沒有催,而是靜靜地等待著諸葛亮的回答。
其實諸葛亮現在也挺矛盾的。
觀看天下大勢,有能力取得天下的,無非就是劉、曹、袁三家。
曹操有天時,袁紹得地利,劉備有人和。
而現在看來,曹操的天時,未必靠得住,因為他的天時是有天子在手上,可是在劉備荊州會盟之後,天子,或者說劉姓宗族的大義,劉備也擁有了。
袁紹的地利也未必能靠得住,劉備麾下的軍力,確實太強了,扛得住袁紹曹操劉表的進攻,真幹起來,他們完全有席捲天下的能力。
所以劉備是最有機會,也最名正言順的勢力。
然而諸葛亮糾結的也就是這一點。
他雖然不是說一定要出山就當大總管,歷史上他也是一點點才當了蜀漢的大管家的,可是他還是習慣這麼去做事,不然也不會自比管、樂了。
管仲就是這樣的大管家,所以興齊。
樂毅獨攬軍權的時候,就差點滅了齊國,被剝奪權力之後,燕國就敗了。
這已經充分說明了他的志向。
可是在劉備手下,他現在已經不可能有那樣的地位了,將來都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