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未必是非黑即白的,站在中間,照樣可以兩邊取利。”諸葛亮微笑道。
“可試言之。”劉表簡單地回答道。
“大公子在荊南,他知道您真正的意圖就可以了。您在襄陽,大可表現出另外一種態度。”諸葛亮也很簡單地回答。
聰明人談話,不需要說透。
你劉表在襄陽,該怎麼樣就怎麼樣,甚至可以聯合起來荊州所有的兵力,去和劉備開片,表現得很激進的樣子。
而劉琦在荊南,大可按兵不動,保留屬於他的兵馬的元氣。
這樣雖然看起來騎牆,卻可以兩全其美。
諸葛亮並沒有把話說透,可是劉表的能力,自然可以讓他腦補出後面應該怎麼做。
兩手抓,兩手都做好準備。
驅使士族的勢力和劉備開戰,卻在荊南和荊北,儲存自己的實力一一荊州這些士卒中,大約只有三分之一是聽從劉表直接指揮的,一半在長沙,由劉磐統領,另外一半在新野,由文聘統領。
文聘雖然也更親近一些士族,然而他卻是一個標準的軍人,只聽從指揮,所以劉表對他也是放心的。
如果贏了,那他依舊是荊州之主,如果輸了,他的力量還是儲存著,到時候投入劉備的麾下,也同樣能夠得到重用,至少,他的兒子能保留下來至少一個。
正好他有倆兒子……
越是這麼想,劉表就越是覺得這樣做有道理。
“只不過,光是我們荊州出兵的話,肯定沒法和揚州徐州對抗,我那皇帝,虎踞東南,帶甲雖然只是三十萬,可是以他治下的民眾之多,府庫之充盈,揮手之間,百萬帶甲之士也是唾手可得,以荊州這區區三十萬人馬,想要和騾騎將軍治下對抗,也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若大將軍和司空也能夠同意聯手,那就沒問題了。”諸葛亮搖著扇子,繼續微笑道。
“哦?”劉表臉色微微動容。
“若州牧大人信得過,就會與蒯公蔡公都談談,然後為荊州出使。以這三寸不爛之舌,促成與大將軍和司空的聯盟,共同討伐騾騎將軍!”諸葛亮慨然道。
“三方聯盟?”劉表驚詫著站起,他的臉色,在這個時候,終於變了!
“若不是看起來有必勝把握,蒯公蔡公,又如何會動心?”諸葛亮淡淡地道。
劉表緩緩地坐了回去,然後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是在玩火。”劉表喃喃自語的道。
“僵局想要打破,當然就得需要一些非常手段才行,不然的話,繼續僵持下去,天下間的力量越來越強大,那麼到時候,破壞的也會越來越大,這對天下人,都沒什麼好處。”諸葛亮嘆息道:“最近幾年的和平,只是推遲了殘酷亂世繼續來臨的時間罷了,早來晚來,都是會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