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柔,德珪,跟了我也這麼多年了,卻不如孔明你這個新來的,能在我面前暢所欲言,也著實讓人嘆息啊。”劉表嘆息道。
“州牧大人大可不必如此想。蒯公與蔡公跟隨大人這麼多年,素來是忠心耿耿,然則現在天下紛爭,他們也需要考慮自己家族將來的去向。蒯公想要保持蒯家在荊州的超然地位,所以厭惡騾騎將軍。蔡公則與曹孟德有登堂拜母的交情,自然更希望曹孟德能夠入主荊州,保持他的富貴。當然,州牧大人只要還在,他們就不會有疑心。關鍵的問題是,州牧大人自己,是怎麼想的。是願意傾向許昌的朝廷呢,還是願意傾向揚州的騾騎將軍呢?”諸葛亮微笑道。
劉表再次點點頭,卻沒有說話。
他內心真正的想法,當然不能就這麼展現出來。
其實劉表現在是矛盾的。
要說他有野心沒有,就算以前有,現在也沒有了,六十二歲的老人家了,就算真讓他當皇帝,又能當幾年?更何況以劉表的能力,早就看出來,爭奪天下這種事情,不是他能做的,也不是他的兒子能做到的。
待價而沽,把荊州賣個好價錢,保住兒孫的富貴,也許是他唯一的一條路。
很明顯,能出高價的,肯定不是許昌朝廷,因為曹操完全可以以更低的代價,取得荊州。
他和蔡瑁等人的交情,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要劉表這個荊州牧幹什麼?
不管怎麼說,劉表都是姓劉的,作為掌控了許昌朝廷的權臣,曹操是絕對不會允許有姓劉的權臣出現的,這是劉表和曹操之間本質的矛盾。
曹操要的是一個沒有劉表的荊州,這一點,劉表心知肚明。
劉備就不一樣了。
他可以出更高的價格,甚至可以承諾接下來的朝廷裡,劉表或者他的後人,可以擔任一個極高的職位,哪怕不掌握實際的權力,位置也會足夠尊貴,比如宗正之類的,這樣的條,劉備要提出來,那是很容易的事情,大家都是漢室宗親,劉繇之前可以毫無顧慮地把豫章直接交給劉備,劉表當然也可以。
然而……劉繇做得了豫章的主,劉表卻做不了荊州的主。
劉繇的長子劉基現在就在劉備的騾騎將軍府任職,深受劉備的喜愛,次子劉銖和幼子劉尚都得到了很好的供養,劉繇雖然已經病逝,想必也可以很好地閉眼。
為了家人,劉表當然願意靠近劉備那邊,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兩個兒子,都是有好處的。
亂世中,他們兩個都不是能守住家業的人,能夠用家業去換將來的富貴,當然也是好事。
然而他卻做不到。
甚至劉表清楚,如果他今天宣佈荊州加入劉備的地盤,明天也許蒯家蔡家還有其他的家族就會馬上造反,把他控制起來,然後以他的名義下另外一條命令,取消之前的命令。
他在襄陽,何嘗不也是在虎狼之地?
只不過,他是安全的,沒人想要承擔起弒主這個名聲,除非有大義在前。
可是隻要能控制住他,向許昌朝廷上一份書,撤了他的位置,讓蒯良或者蔡瑁取代他,也不是什麼難事。
這就是劉表現在最矛盾的地方。
他的個人意願,和荊州上層的意願,是相悖的。